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六位工藝匠人將於台灣文化節登台

台灣工藝師Imay Apong設計的藝術品Fibre Weaving。(溫哥華台灣文化節)
人氣: 34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08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清清加拿大溫哥華報導)遷徙本身就是一個「描繪自畫像」的過程,在跨文化、跨族裔的經歷中看見自己與他者的差異,格外清晰。

今年,台灣文化節與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與發展中心合作,打造台灣工藝藝術展遷徙之後,以全新角度展現台灣的自畫像。工藝在一般人眼中或許只是傳統技藝,但它並不僅限於此,工藝蘊藏常民的倫理價值觀,並且與時俱進。觀眾將可透過認識台灣工藝,理解台灣人的社會美學與發展動態。

參加2023年度台灣文化節的六位來自台灣的工藝師,如同島嶼數千年來的多族群縮影。

體驗台灣傳統工藝   

台灣工藝師Huei-Ting Tsai設計的藝術品Bamboo Weaving。(溫哥華台灣文化節)
台灣工藝師Yu-Chun Lin設計的藝術品Bulrush Weaving。(溫哥華台灣文化節)

 青年工藝師伊麥.阿蹦來自阿美族,傳承部落輪傘草編織,打造出進軍國際的時尚品牌 kamaro’an。kamaro’an 在阿美族語的意思是「就在這裡住下來吧!」

伊麥與一群夥伴回到東岸從復育田地、收割、日曬到設計、編織,將傳統工藝帶到台北大都會,再走入國際。他說:「Kamaro’an 不只是一個品牌,是這一群人與自然、過去和未來之間的連結,是一個穩定而踏實的關係。」

在塑膠製品大量生產之前,台灣各地因應當地植物景觀發展出具地域特色的編織技藝,乘載著農業社會的日常生活。中部彰化苑裡適合藺草生長,當地原住民及閩南、客家人都會將藺草編成草蓆、帽子等,甚至曾一度是日殖時期僅次於糖、米的出口工業;南部台南關廟則產竹子,竹製碗筷、竹籃更是生活必需品。

台灣工藝師Huei-Mei Chen設計的藝術品Wrapped Flower。(溫哥華台灣文化節)

 當今,環境及土地議題在公民社會被喧騰討論,這群工藝師帶著再創新的傳統工藝逆襲回歸塑膠當道的世界。苑裡青年林宥均返鄉找回即將消失的技藝/記憶;台南子弟蔡惠婷則創辦「竹曰工坊」,向在地竹藝師學習。

台灣多元社會的樣貌中,不同族群的作品也反應著他們遷徙的事實,更因為文化上的堆疊因此長出新的藝術或美學。來自越南及印尼的工藝師阮雪與官美連則將家鄉技藝融合台灣在地文化,創作具文化交融特色的蠟染、捲紙新工藝。工藝師陳惠美則鑽研閩南春仔花與客家纏花,蒐羅了台灣南北不同族群的紙工藝。春仔花與纏花多用在結婚喜慶,透過具象植物的諧音象徵祝福,不只是技藝,更是人情。

遷徙之後」藝術展聚焦於人類遷徙對工藝發展的影響,並探討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涵,透過視覺展覽、分享解說、藝文交流等,展現台灣和加拿大在族群遷徙與交會中所乘載的多元文化。

六位不同背景的工藝師將於SFU大學藝廊 (SFU Segal Building) 展覽展示作品、參與藝術家座談,並在固蘭湖街 (Granville Street) 指導多場手作工作坊,帶領觀眾體驗台灣工藝。

責任編輯:李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