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異位性皮膚炎藥物納健保給付 6至12歲兒童適用

健保署長石崇良(左)與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及其家屬。(賴玟茹/大紀元)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4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健保署長石崇良21日表示,自2月1日起,擴大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健保給付申請資格,已從原先的12歲以上,放寬至6至12歲符合給付條件的慢性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皆可申請,屆時孩童藥費每年將可省下新台幣30萬元。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國內平均每九名孩童就有一名有異位性皮膚炎,儘管家長與社群間盛傳「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就會好」的經驗談,但根據研究顯示,有近三成病童7歲後不但沒有痊癒,甚至有演變成中重度的可能性,若換算全台潛在6至12歲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童數量,恐高達5萬人。

異位性皮膚炎除了搔癢、發紅、脫屑等皮膚症狀造成的不適,也證實會造成兒童的生長遲緩、情緒或社交障礙,及過動症。朱家瑜說,過去診間曾遇過兒童患者,因症狀嚴重連續多日無法洗澡產生油垢異味,加上皮膚嚴重脫屑、搔抓潰瘍,導致病童在班上被同儕排擠,自閉退縮成班上角落生物;最終更不敵同學異樣眼光輟學,人生因此變調。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姚宗杰分享,臨床上常見家長在皮膚症狀緩解後選擇自行減藥、停藥,導致孩童異膚症狀反覆發作惡化的狀況,並呼籲家長除應提早介入治療,無論使用何種治療方式,都應遵從醫囑勿自行減藥或停藥。

姚宗杰舉例,「外用皮質類固醇」是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的第一線治療藥物,據國際研究指出,九成病患曾自行停用藥物,且高達6成病患在停藥後經歷嚴重的症狀惡化,家長常忽略了異位性皮膚炎是免疫疾病造成的第二型發炎反應,常見膚表症狀消失後即自行停藥,反導致症狀加劇反撲。

姚宗杰提到,許多家長面對類固醇或抗生素,會因擔心副作用自行減量或停藥,然類固醇若未按照醫囑自行減量,可能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症狀的急劇惡化;而抗生素若未在療程中完成,也可能導致抗藥性出現,反讓病情加重。

另針對不想頻繁回診照光、擔心孩子恐懼打針,很多家長因此偏好使用口服藥物。姚宗杰提到,口服藥雖服用方便、治療順從度高,但研究表明,部分口服藥可能會增加肝臟酵素釋放、引發肝臟發炎 ,或增加靜脈血栓、心血管疾病、帶狀泡疹等疾病的發生率 ,需定期回診抽血監控數據,對孩童與家長來說反而造成不便。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