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傳承與愛 初來部落的布農族希望

黎俊麟、余高菁選擇自種自銷,與部落的叔伯阿姨們一起合作(余高菁提供)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台東報導)「我從台中回來後,發現部落的腳步很慢。那時候家裡有稻田和紅藜、小米、樹豆。我媽年紀很大,當時只是分享給部落,種了很多,但一直只是分享給部落的人。後來我決定去跑武陵綠色隧道2626市集,離我最近,開車不到20分鐘。於是我們開始在市集展售,賣一些家裡的作物。後來發現產品需要一定的包裝,於是開始進行一般的行銷,並與部落做契作結合,才有現在的穩定稻米和紅藜、小米。」台東海端鄉布農族初來部落余高菁回憶2008年的情景。

紅藜、小米、樹豆是海端鄉布農三寶。(余高菁提供)

黎俊麟與余高菁夫妻倆七年前回到娘家,眼前是一片青綠的山影和初來橋下的田野。在這片土地上,他們種植著台東雜糧三寶:稻米、紅藜和樹豆。這些作物,不僅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食物,更是千百年來布農族傳統的延續。

稻米和小米一起種,成熟期,讓小鳥吃稻米不去吃小米。(余高菁提供)

克服困境 延續千百年傳承的布農族作物

「作物就是這樣,有種,就會留下來。」黎俊麟這樣說。布農族的傳統種子,隨著每年的氣候自我調整基因,順應自然演化。他們單純地希望,這些傳統能繼續延續下去。他感慨地表示,現在即使在部落長大,下一代對傳統食物的記憶也越來越薄弱。因此,他決定接下老人家一代代保留的種子,讓這些種子在部落的土地上繼續成長。

初來部落小米田。(余高菁提供)

這幾年有疫情和地震,如何堅持下來呢?余高菁表示:「當時縣政府提供了一些補助方案,比如真空包裝的補助,還有原民會的行銷協助。我們在2021到2023年間,每月至少跑一次台北的希望廣場,雖然一開始很尷尬,但我們迅速成長,應對了客戶的不同需求和問題,逐漸適應並提升產品質量。」

她進一步分享到:「我們遇到過挫折,比如紅藜有時會有黑點,影響外觀,但這是紅藜的一部分,很難完全去除。颱風和鳥害也帶來挑戰,但我們找到方法,與稻米收成同步,讓小鳥吃稻米,減少損失。後來,我們購買了色選機,解決了人工挑選的困難,提高了效率和產品品質。」

用色選機協助篩選紅藜。(余高菁提供)

「種小米、紅藜時,怕的不是病蟲害,而是草。」黎俊麟笑著說。他們堅持用手拔草,保持無毒的農作物。稻米一年兩期,為了保持良好的田間管理,小米和紅藜的種植時序跟著稻米走。高俊麟用一整年的時間,向部落的老人家學習如何種植這些傳統作物,珍惜岳母和部落耆老留下的種子,讓它們重新在土地上發芽生根。

初來橋下田野風光。(余高菁提供)

傳統日曬工法 傳遞記憶中的味道

初來部落以布農族人為主,部落的人文風土濃厚,作物種植取向獨特。除了稻米、玉米、小米、紅藜和樹豆等布農族傳統食材。此外,山坡地還種有梅子和李子等果樹,作物種類多元而豐富。早晚溫差大、日照少,使得作物風味更加紮實,這也是縱谷農耕最大的特色之一。

余高菁選擇自種自銷,與部落的叔伯阿姨們一起合作,希望提升初來部落的經濟產能,成就共好心意。傳統的日曬工法,不僅是農人的浪漫,更因為這樣的方式能保留穀物的本質,口感Q香。特別是樹豆,經過日曬、冷凍反覆工序,不僅解決了豆蟲問題,還能帶給客人們記憶中的味道。

小米、紅藜和樹豆等布農族傳統食材。(余高菁提供)

雖然去年小犬颱風和今年的花蓮大地震,讓東台灣的觀光影響巨大,但余高菁表示:「我們布農族人天性樂觀,會正向面對困境。」

紅藜、小米、樹豆目前我們都是採用友善耕種、申請生產履歷。我們產品品質穩定後,就減少去北部展售,更多地發展線上銷售,因為長輩年紀漸長,需要更多時間來照顧。

關山圳水質純淨。(余高菁提供)

穩定的客戶基礎

「其實到現在,我的客人都蠻穩定的,只要他們吃習慣,就會持續購買。花蓮大地震那一天,還有老顧客傳簡訊跟我說「余小姐,你們台東還好嗎」,當下我好感動。除了當客人以外,他們真心互動後,就會變成朋友。」余高菁提到。

連續遇上肺炎疫情、花蓮大地震,開發新的品項「鹿角蕨」。(余高菁提供)

她進一步說到:「在台灣很多人賣小米、紅藜,我們這些客人最後會選擇我們,我不曉得是不是我們平常比較用心,人員的一些互動也很重要。除了當客人以外,客人跟我們最後就會變成朋友,或者是坐上去台北參加希望廣場市集,他確定我會來,就一定會來找我買。」

余高菁很誠懇的表示:「我覺得我不像在賣東西,就像朋友一樣。我到現在還是用穩穩的方式經營,能夠新增當然是最好,如果穩定的客人繼續,我們都很感恩。」

黎俊麟和余高菁夫妻的故事,展現了對布農族傳統作物的珍惜與熱愛,透過他們的努力,讓這些千百年傳承的作物在初來部落的土地上繼續生生不息。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