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來鴻:另一場戰爭-SARS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6日訊】台灣各家電視台前一陣子密集而大量、即時的美伊戰爭報導,這些日子以來都換成了大量的薩斯(SARS)報導。SARS,台灣翻譯做“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近日的來勢洶洶,就如同另一場戰爭爆發。“防疫如同作戰”已是台灣各方常常掛在嘴邊的談話。

打破“紀錄”

說起來,SARS疫情發生之初,台灣並不嚴重。台灣第一個發病的病例,是一位姓勤的台商,3月中旬發病後,他的妻子、兒子和一位照顧他妻子的醫師,也先後發病。但疫情隨即受到控制,這些人也先後康復出院,那名台灣第一位因照顧SARS病患而遭感染的醫師,並且在完成隔離和康復後很快重新回到醫護崗位。

3月中旬到4月中旬期間,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疫情加重,頻頻傳出死亡病例時,台灣這邊確定病例仍維持在10幾20人左右,而且政府一直自豪表示,台灣維持了“ 零死亡病例、零社區感染、零移出境外”的“三零記錄”。

誰知道,情況卻在4月下旬急轉直下。就在4月23日左右,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傳出SARS集體感染,病患、看護工、醫護人員先後發病,這是台灣第一次發生SARS集體感染,意味著防護網遭病毒“攻破”。和平醫院不再“和平”,這場戰疫開始了。

台灣政府決定暫時關閉和平醫院!封院後,部份醫護人員對遭強制隔離措手不及,一度沖出封鎖線抗議,因而台北市長馬英九發出重話指防疫如同作戰,醫護人員抗爭“視同敵前抗命”。

這種場面和重話也讓台灣大眾意識到,SARS病毒可不像一個月前那麼”好說話了”,不再是只要不去香港、大陸或少和從那裡回來的人接觸就可以安心,而是要開始擔心台灣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人都可能遭到感染。

“全民防疫”不再只是口號,而得是實際的行動了。行政院也一再提升因應疫情的層級和強度,加強管制措施。

和平醫院封院之初的混亂,在專業人員進駐和各種配套措施相繼實施後,漸漸得到紓緩。
不過台中卻傳出了台灣第一個SARS死亡病例,一位在3月間受到住在香港淘大花園社區的哥哥來台時所傳染的病患,宣告不治。接下來,和平醫院也有兩位SARS病患死亡,使得台灣的SARS死亡紀錄突破了”零”。而短短一星期,全台SARS通報病例也不斷上升,由原本的200多,上升到300多、400多人。其中,確定病例由原本盤桓在20幾、30幾,快速上升到70多人。而且,繼和平醫院之後,台北市一家私立醫院仁濟醫院也因出現集體感染而遭到關閉,全員隔離。

面對考驗

面對SARS來勢洶洶,台灣總統陳水扁特別發表電視談話,呼籲全民理性冷靜,團結”抗疫”,度過這場考驗。

前後一個月,SARS疫情在台灣大不相同,台灣有些評論者說,或許政府當初不應一直強調“三零記錄”,畢竟疫情才初發生,後勢仍難預料,過早強調台灣是”零死亡病例”等”成績”,可能容易讓民眾掉以輕心而疏於防範。

不過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台灣如今不管對內對外都加強了防疫措施,包括勤做宣導,加強疫情通報,量體溫也成了許多場合的必備動作(包括陳水扁踏進總統府前也得先通過體溫計這一關)﹔而緊縮兩岸交流,停發香港人士來台落地簽證,以及規定自WHO(世界衛生組織) 所列疫區來台人士,不論台灣或外籍人士都先得隔離10天等。

這場防疫大戰,面對的是新病毒大家都沒經驗,要如何防堵才不致過嚴或過鬆,儘管可能招致批評,台灣似乎也不能不張起防護大網嚴加管制了。

而在戰爭中往往也浮現出各種人性。像被封院的和平醫院,900多名員工,有打死不進醫院的,也有堅定留守全力守護病人的,還有其他醫院志願來投入支援的。

SARS疫情中,台北是”主戰場”,而其他地方則因”防範過當”,出現了零星”戰火”。像雲林縣的元長鄉,當地一家公司是專門處理醫療廢棄物的,也包括了和平醫院的醫療垃圾,結果前些日子出現了鄉民集體阻擋這些垃圾清運,”只許在台北,不許來雲林”的火爆場面。無獨有偶的,當天在新竹市則出現了新竹市長林政則帶頭阻擋三名和平醫院病患轉診到署立新竹醫院的情形。

這位市長的作為遭到輿論和行政院方面的批評,後來他也改口表示是誤會一場,他並非真的要拒絕SARS病患到新竹市,只是認為應事先溝通。

如今的台灣中藥店生意大好,市面上口罩、體溫計供不應求,公共場合人群減少,幾乎已是普遍現象。整體而言,與大陸、香港的病例數目相比,目前台灣的SARS疫情並不算太嚴重,但近來病例的急速增加,確實也需要台灣高度戒備。台灣一般估計,接下來兩周是關鍵期,如果發病病例在高峰期過後即降下來,那就可審慎樂觀看待戰局﹔如果不是,那這場仗就還有得打。

去年此時的台灣,面臨的是嚴重的缺水問題,打的是”抗旱”﹔今年此時,忙的則是”抗疫”。幸好老天幫忙,年初原本擔心的水荒,在幾場豐沛大雨後已經獲得紓緩,否則對抗病毒之際若逢缺水,那可艱苦呢!

仔細想想,不論抗旱或抗疫都是來自自然界、生物界的挑戰,老天是否在藉此提醒人們,要如何珍惜環境,學著和大自然、地球大環境,”和平”相處。(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