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邁向全球化 中國是最大威脅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范正祥╱台北報導〕「迎戰全球化、台灣向前走」研討會經濟安全小組昨天公布一份針對台灣經濟安全所作報告指出,全球化對台灣經濟安全的最大挑戰,就是來自中國的威脅,除了中國的直接軍事威脅外,台商大量且集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成功者約只三成,但他們滋養中國經濟,包括失敗者被拐騙的資源,換來的是中國「以經促統」的威脅。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和台灣心會昨天起連續兩天在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迎戰全球化、台灣向前走」研討會,陳水扁總統和副總統呂秀蓮昨天都參加了會議開幕。

  在這場學術研討會中,由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張清溪彙整多位與會經濟學者論文摘要而共同提出的研究分析強調,台灣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過高,但台灣換來的是中國「以商圍政」,上百萬的台商與家屬,提供中國高級人力資本與珍貴的工作經驗,卻可能成為中國的肉票,換來「以民逼官」的結果。

  學者憂心,台商大量對中國投資,帶走就業機會,在經濟轉型不順情況下,使台灣失業率提高。人員出走也降低對房地產需求,房價長期不景氣,是銀行逾放飆高主要原因之一。傳統產業利用中國廉價勞工維持同樣技術水準得以存活,從長期而言也造成產業升級困難。這是台商能否「根留台灣」的問題。但中國對台灣經濟安全的威脅,還有另一個更可怕的,也就是更可能出現的情況,即中國經濟的崩潰。

  學者提出警告,表面上看起來中國經濟前景光明,但其實中國經濟是有崩潰之虞,不可不作防範。中國經濟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國企普遍虧損;銀行呆帳可能高達放款五成;官吏貪污腐敗,已經提升到「制度性腐敗」;貧富懸殊;環境資源崩潰,水資源短缺,沙漠化嚴重;司法敗壞,道德淪喪。

  「迎戰全球化、台灣向前走」研討會經濟安全小組綜合報告指出,關於台灣經濟安全的內、外因素,台灣有來自中國的外來威脅,中國則有其內部的經濟安全問題,而且後者才是真正嚴重的問題。當中國崩潰時,台灣也會受連累,台商資源會流失,連帶銀行貸款變成呆帳,也可能有難民問題等。

  學者提醒政府,為應付中國經濟的「磁吸效應」及「崩潰效應」,台灣對投資中國應當審慎,做好有效管理,並應設計預警系統,包含必須留意中國外匯存底的變化、泡沫經濟指標、通貨膨脹、熱錢的出入、貿易戰與民族主義的發酵等。

〔記者范正祥╱台北報導〕陳水扁總統昨天在「迎戰全球化、台灣向前走」研討會應邀致詞時強調,民主的深化,讓台灣真正做到「還權於民」,公投法的通過,讓人民可以主動表達意願,即使有人還是想用過去牧民的心態,加以限制或是阻撓,卻再也無法理直氣壯的去阻擋人民意願的表達與權利的行使。

  總統表示,在全民致力政治與社會環境的改造下,台灣已經是一個真正現代化的國家;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每個人,沒有人會再受到壓抑,每一個人都可以盡情的揮灑最大的創意與潛力,迎向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讓台灣繼續向前走。

  他形容,歷經政黨輪替洗禮的台灣,已是一個完成蛻變、蓄勢待發的台灣,台灣已經締造了一個國際上成功的故事。(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