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彰化縣社頭鄉打造襪子王國 實踐根留台灣

人氣: 15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27日電)台灣區織襪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芳達說:『全台灣幾乎所有產業都外移大陸,只有襪子業根留台灣。』其實台灣的襪子有高達90% 以上都來自彰化縣社頭鄉,目前在社頭估計有逾500 家織襪廠, 1萬 8千名從業人員,社頭鄉素有『襪子王國』之稱。

彰化縣社頭鄉是台灣織襪工業發展40年來的大本營,這裡出產的襪子幾乎佔全台灣 90%。六零年代是社頭襪類產品的全盛時期,台灣有 60%-70%的絲襪由社頭生產供應,產品品牌包括華貴牌、佩登斯、琨蒂絲等,包括男女用襪子、褲襪、網襪、小孩及洋娃娃的襪子,都可在社頭的織襪工廠裡看到,估計全台灣每10個人中有一半以上穿的是來自社頭綿密織出的襪子。

統計資料顯示,彰化縣在整個織襪業的發展史上,算是襪廠發展的重要縣份,社頭鄉更是聚集 80%的織襪業。

魏芳達表示,在社頭鄉有高達 500家以上的織襪廠,從業人員約 1萬 8千人,這裡的廠商幾乎不請外勞,都是在地夫婦一同工作,社頭鄉製造業中有將近二分之一從事織襪業。

社頭織襪業廠商快速增加的原因,一方面隨著鄉內大廠關閉,導致內部技術人員與管理階層人員紛紛自行創業設立眾多中小型襪廠;另一方面也因透過外包制度,帶動更多的鄉民投入織襪行列。

社頭鄉素有『襪子王國』之稱,除家家戶戶生產製造外,織襪業發展的起點據說是在二次大戰前後,由中國大陸上海回到新竹的鄭學,為躲避美軍空襲,帶著早期手搖式織襪機疏散至社頭鄉,在清水巖路一帶落戶營業,並設立第一家織襪廠–勝利織襪廠,員工多達百人,在台灣光復初期算是規模非常大的工廠。

由於手搖式織襪機生產速度慢,產量供不應求,鄭學父子擴大經營與推廣製襪技術,也帶動鄉民投入製襪行列,幾年間,將原本以農業為主的社頭鄉,改變為以織襪為大宗、農業為副的產業型態,全盛時期,全鄉8000戶中,幾乎1500戶從事織襪相關產業,為社頭帶來不少財富。

民國41年時,社頭鄉內有39家襪廠,不過當時都是手工經營,規模並不大。直到蕭氏集團(蕭柏舟、蕭柏煌、蕭柏楠、蕭柏潔 4兄弟)創立紡織工廠大同實業,才將織襪業帶入自動生產的領域,同時也是當時規模最大的織襪工廠。

但民國66年時,大同實業因世界石油危機及營運策略錯誤宣告解散,惟織襪市場需求量仍大,工廠裡的織襪機台被員工買下,希望繼續從事織襪生產,但礙於資金龐大無法進行一貫作業,於是利用本身的技術及機台投入襪業生產,為降低生產成本而透過「分工合作」的外包制度就此形成。

五零年代末期,社頭地區由魏氏家族投資,自日本引進褲襪製造技術,開始生產尼龍絲襪、褲襪。相對於「粗襪」,褲襪機台設備成本更高昂、製程技術較複雜,當時魏氏家族投入 1.2億元資金成立 4家織襪工廠生產褲襪,成為繼蕭氏集團大同實業後,當地最大襪廠,較具有大企業規模的組織與經營型態。

民國70年,隨著台灣產業市場變動與北部經濟環境快速成長、工資高漲、土地成本上揚等因素,陸續有北台灣的大襪廠南移到社頭設廠。

這些襪廠南移最重要原因,是利用社頭當地發展的織襪衛星工廠及相對廉價的邊際勞力,也就是透過外包制度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整體而言,隨著織襪廠商不斷聚集,使得社頭在台灣形成織襪專業生產區。

雖然台灣許多廠商選擇將資本轉移至低工資國家投資設廠,以尋求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但織襪業外移的廠商並不多,反而選擇根留台灣,在經營策略、生產流程管理、產品區隔或是勞動力的訓練與使用上,進行調整與改變,讓社頭織襪業屹立不搖,成為產業大舉外移下的可貴案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