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首次 總統候選人電視大辯論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綜合報道)台灣選舉史上首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以往頂多是電視政見發表會),今午在台灣公共電視攝影棚登場,辯論由公視董事長吳豐山主持,五位提問人分別就社福人權、財經、教育、司法改革和政治發展等提出十個問題,和國民黨主席除首尾申論和結論,也進行交叉詰辯。

主持人公共電視董事長吳豐山一開始就表示,這是一場歷史性的活動。同時,在主持人的陳述下,陳水扁總統與連戰兩名候選人先禮後兵,在辯論前先行握手,並且互拍肩膀。

*雙方辯論激烈

在開場的八分鐘申論中,陳水扁接過吳豐山的話指出電視辯論是歷史性的一天,不過在四年前,原本就有這樣的機會,可是當時的連戰拒絕了。

當進入正式辯論時,雙方辯論激烈。陳水扁則力打政績牌,連戰批評民進黨政府的政績,都是國民黨執政期間所播的種,民進黨只收割別人的稻穗,沒甚麼值得大書特書的。

台灣中國時報報導說,連戰批阿扁經過四年無能為力,國力退步,讓大家感到失望。陳水扁痛批在野黨四年來抵制元首,每天都罵。

連戰質疑公投時說,320防禦性公投舉辦的前提是國家狀況遭到改變,他質疑現在國家主權到底有沒有改變?陳水扁回應指出,大陸拿著400多顆飛彈對著台灣、同時聲明他們不放棄用武力犯台,已對台灣造成了威脅,因此公投的舉辦絕對有其必要性。

連戰又提到兩岸直航問題,大力抨擊陳水扁政府談直航是「四大皆空」,甚麼都沒談成。陳水扁則反駁,連戰兩岸主張一變再變,如何能與對岸平等對談?陳水扁說,以歷史上來看國共會談6次,沒有一次談成功,難怪對岸希望能再跟國民黨對談。

連戰批評阿扁前後不一,批扁善變失信國人,陳水扁結論時強調,不是一個善辯的人,他的髮型幾十年來不變。他的夫人吳淑珍發生車禍,他愛她還是不變。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廖風德表示,今天的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順利結束,兩位候選人各自維持一貫風格及優勢,藍綠支持者應都感滿意,只是對中間選民的影響仍不明顯,亟待下次辯論後才可能較為確定。

第二場電視辯論會將於2月21日舉行,本次辯論經由抽籤決定,由陳水扁先申論。在2月21日的辯論中,雙方次序將互換。

*輿論初步反應

據BBC報道,辯論會結束後,台灣輿論初步的反應是,大致符合外界的「期望」:律師出身的陳水扁口才犀利,較能揮洒,學者出身的連戰則顯得較居守勢,但態度雍容。

根據台灣幾家電視台同步接受觀眾以電話投票的結果,兩人也是互有勝負。有的電視台觀眾電話投票結果「誰的表現較佳?」是連戰票數多過阿扁﹔有的電視台問觀眾「誰較有說服力?」電話投票結果則是阿扁勝過連戰。

在中國大陸,各大媒體及網站簡報了台灣的選舉辨論這一消息,但沒有公布辨論全文及過程,引起許多網民的感歎,一些在大陸的中國人說:「台灣能舉行選舉辨論,中國大陸為啥不能?」由于信息封鎖,很多人不能直接上台灣网站了解詳情, 要求大陸媒體「他們(辨論時)說的甚麼,公佈一下好吧,特別是阿扁說的。我們大陸這麼民主,公佈這個怕甚麼。 」

*泛紫聯盟的回應

在台灣,被視為第三組隊伍但終究遭選舉門檻排除的「泛紫聯盟」,首先肯定這場辯論會的舉行,讓候選人表述政見,但並未提出台灣未來要走的方向,扁、連兩人各說各話。

泛紫聯盟說,兩人的財經政策相去不遠,對於現場提問都是實問虛答,辜負各界的期待,推諉、互扣帽子及意識形態之爭居多,辯論國政較少,唯一不同的兩岸政策,也只有鷹派與鴿派的分別。

但泛紫聯盟認為還是有較正面的部分,包括陳總統表示連任後將強制信託財產,而連戰則願意對於所得稅的減免進行討論。

*學者評論

台大政治系教授明居正觀察,這次電視辯論會,雖然扁、連還是互批對方,但正面的談論治國政見確實增加了。

明居正說,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在於選賢與能,「賢」與「能」就是看候選人的政見及人品,而電視辯論的特點是,負面的抹黑攻擊會比較少,正面的提出政見會比較多。

明居正說,西方的民主果實是長期累積出來的,華人的民主則是移植的,移植的民主通常活不久,但台灣的民主政治不是外來移植,而是本土落地生根,常有人批評台灣的政治亂象,但這是拿五歲的小孩與五十歲的大人比,並不公平。所以,這場電視辯論最大的意義,證明了只要肯努力,其他華人社會還是可以搞民主。(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