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遠哲:核電廠 仍是必要之惡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專訪

為因應石油能源用罄與溫室效應危機,行政院首席科技顧問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已向政府建議,「非核家園」可能得調整至二○五○年後實踐,既有的核電廠除役時間有必要「延後」而非「提前」,且需大力研發省能和省電裝置、以政策引導民眾建立節約能源習慣,否則台灣在二十年內將面臨非常嚴重的能源危機。

民進黨政府極力主張「非核家園」,一度引發核四停建風暴,民國九十二年行政院更制定通過「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不過李遠哲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非核家園」是很好的理想,他也同意應朝這方向努力,但現階段缺乏良好的能源替代方案,要馬上做到是很困難的,他預估可能要到本世紀中葉,時機才成熟。

李遠哲指出,人類目前燃燒礦物燃料取得能源,讓二氧化碳一直增加,導致溫室效應危害加劇,豪雨和乾旱等天災頻率越來越頻繁,這些壞處和核能遺留的核廢料壞處應該要合併考量。世界各國為減輕二氧化碳排放量,「因為沒有其他選擇,核電廠還是必要之惡,若繼續燒煤而不用核電,產生二氧化碳的罪惡是更大的」。

李遠哲表示,過去五年,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增加,衡諸現勢,國內現有的核電廠除役時間應該延後而非提早,正在興建的核四蓋好後也該妥善利用。

他相信,台灣有能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在維持目前生活水準條件下,將二十年後的能量消耗減少到現今使用量的二分之一,就不用再興建新的發電廠,也能對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做出重要貢獻。

李遠哲強調,這些年來台灣在省能省電及再生能源的研究付出不夠,以目前人類科技水準,十年內要把再生能源提升到佔總能源十%,非常難做到,但省能省電裝置的研發卻有很大潛力,可降低能源消耗,例如汽車動力系統的改良、改善冷氣機的效能和絕熱、把電燈全換成更省電的二極發光體等。

又如,目前汽車引擎的效率偏低,因為開車要應付外界多變環境,使得引擎轉速時快時慢,若能與電動的動力系統相配合,讓引擎維持常速運轉,消耗汽油就可變很少,日本和美國現都全力在發展這種車,未來車大概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笨重。

「體重五十公斤的人要開一千公斤的車,每禮拜從汽車排出來的二氧化碳量是他體重的兩倍,一千年後的歷史書必會說廿一世紀的人是非常愚蠢的。」

李遠哲建議,政府除要讓中油、台電等國營事業多投入省能省電裝置的研發外,也要以政策引導人民培養節約能源的生活習慣,為鼓勵大家少開車,就要把公共運輸系統做好,油電漲價很多人反對,政府就要讓大眾了解能源危機危害真的很大,研擬好配套措施,以價制量並非做不到。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