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站上火線求真相 侯友宜 舍我其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敦硯╱特稿

政治猶如流砂,專門坑殺好漢;偏見使人盲目,專門埋葬專業。

從來沒有一位警察,像刑事警察局長侯友宜一樣,無論如何努力,他和他的警察團隊,始終遭外力無限且無情地予以泛政治的解讀。

即使兩面不討好,侯友宜仍然站上火線,面對一切為難。

「官場現形記」一書曾提到,「是非只為多開口,禍亂都因硬出頭」。

官場多年,見多識廣,侯友宜會不知這層道理﹖侯友宜大可退居幕後,讓別人出面說明,但他自認身為刑事局長,這是他必須承擔的責任,他不會躲,所憑藉的就是「說實話」,並禁得起檢驗,他所恃的就是舍我其誰的氣魄。

侯友宜任台北市刑警大隊長期間,深受當時的台北市長陳水扁賞識,外界對兩人的關係因而有政治解讀,認為他的政治光譜「偏綠」;對此,侯友宜說,警察最可愛之處,就是對長官的命令總是全力以赴,他身為警察,只是遵從警察傳統而已。

事實上,侯友宜任桃園縣警察局長時,也獲縣長朱立倫的欣賞,侯友宜調升刑事局長後,朱立倫有時也到刑事局探望侯友宜,眾所周知,朱立倫是「藍營」政界要角「馬立強」之一;侯友宜與長官的共事,證明警察的專業職能,也可以無分藍綠。

他認為,警察維護社會治安、打擊犯罪的特性,應與政治脫勾,他表示,擔任警察一天,不會考慮加入任何政黨。

去年三一九起,侯友宜就成了「空中飛人」,一根蠟燭兩頭燒了將近一年,侯友宜的身體向他發出沈痛抗議,前一陣子他胃痛得冒冷汗,不得不去看醫生,才發現他的胃從「一顆星」升級為「三顆星」,原本有一個破洞,這個破洞沒治好,又增加了兩個破洞;醫生警告他,若再堅持「三不政策」:三餐不正常、壓力不減輕、吃藥不準時,到時可就要胃穿孔了;侯友宜現在成為藥罐子,每天得吃一大堆胃藥、降高血壓藥。

三一九專案小組每次公開說明,總冒出特定雜音,侯友宜有心理準備,畢竟政治人物因政治立場而鼓如簧之舌,侯友宜能理解;但他無法諒解的是,有一些人從未到過現場,不曾審視過任何物證,卻全憑預設立場,就大肆批評,將警察的努力一筆勾銷。

對他人格的侮辱,侯友宜尤其不能接受,他感慨地說,社會充滿太多斷章取義,充滿太多大放厥詞、不負責任的人;日前,侯友宜公布陳義雄涉有重嫌的記者會,他開宗明義就宣布這是「重大進展說明會」,但有人硬是給檢警安上召開「破案記者會」的罪名,這個罪名經由傳播的力量每天重複放送,令警界有理說不清。

陳進興挾持前南非武官官邸事件的沈著勇敢,侯友宜的英雄形象已深植人心,最近有許多電子郵件湧進刑事局局長信箱,不少人直稱侯友宜是他的偶像,也有立委稱他是「警界馬英九」,侯友宜感激在心,但認為這是溢美,不敢當。

十多年前因千島湖慘案,侯友宜與當時的鑑識科長翁景惠結為知交;前年,侯友宜將接任刑事局長,正打算借助翁景惠的鑑識長才,翁卻罹癌病故,侯友宜探望家屬時,為了故人的英年早逝,流下英雄淚。

多年前,健康幼稚園娃娃車一場大火,奪走侯友宜的愛子,這是他的椎心之痛,或許上天要彌補他,意外後一週年,侯友宜的次女翩然降世,他在次女滿月的謝卡中,留下一段話「一九九二年5月15日,么兒驟然離去,一九九三年5月14日,小女期盼而來,人生無常、誰能掌握﹔得之是福、失復本然」,有感傷,也有惜福,對他而言,把握當下才是最真。

面對一宗介入高度政治衝突的刑案,侯友宜注定吃力不討好,面對焚身的烈焰,侯友宜可以明哲保身,可以兩面討好,但他沒有如此;他是檢警專案人員的象徵,他承擔的炮火攻訐,都與成員共嚐,他所掙得的尊敬,也和夥伴分享,在台灣最多難的一年,侯友宜和他的團體,正以良心寫歷史。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