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澳洲葡萄美酒 也是MI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賴仁中╱專訪) 學會計的黃國卿從未料到,有一天他會搖身一變為澳洲農夫KC黃,成為在澳洲大陸罕見自耕、自種、自產葡萄酒的台灣人。

兩個「不小心」的誤打誤撞,讓KC黃從台灣來到澳洲紅土上,從零開始打拚到今天,產出連澳洲專家也肯定的葡萄酒。

對葡萄酒情有獨鍾的台北市星辰餐廳老闆林福生說,在海外奮鬥的傑出台灣人中,KC黃絕對敢當其中。

四十五歲的KC黃,早年在台灣一家公司的財務部門工作,既然學以致用,他早就習慣性地認定,日後的自己勢必是名財經人了。

結果十六年前,出現他人生第一個大轉折,移民澳洲經營電腦生意的一位親戚,欠缺人手想到了他,一通越洋電話打過來,當時還年輕、冒險性格還未被工作壓力給磨平的KC黃,沒想太多就收拾行李,踏上前往澳洲大陸的人生新旅程。

來到澳洲,原本也只是幫忙經營電腦生意,但第二個「不小心」又適時而神奇地出現,讓他從資訊界一頭栽進栽植界。

KC黃回憶,一九九四年間,他和幾位友人聽說墨爾本北方種的葡萄品質不錯,他們想說,如果直接到葡萄園農場,去啜飲農場主人的自產葡萄酒,應是人生一大享受。

跟著這個感覺,KC黃和友人選個休假日,開車征途去也,一伙人沒想到,車子開著開著迷路了,怎麼也找不著想去的葡萄園,停在一家牧場前不知怎麼辦,只好向牧場主人問路,又擔心問得不清楚,還順便留下場主電話。

就是這支誤打誤撞問來的電話號碼,使KC黃有機會擁抱葡萄園。

那趟旅遊後,KC黃對種植葡萄愈加迷戀,他想到,當初曾聽得問路的牧場主人說,這幾年乾旱,草長得差,畜牧業很難做,讓他有些心灰意冷。

KC黃心念一動,想起有人說雨水不多的紅土區,倒是種葡萄的肥沃美地,想著想著,乾脆找出這個電話號碼打過去;就這樣,隔年順利買下牧場幾畝地,又找了位懂栽植、又專門釀酒的澳籍熟友加入陣營,篳路藍縷地開創他經營葡萄園農場的事業。

KC黃說,有些事就是因緣際會加運氣,像他們位在墨爾本北方的農場區,後來找出文獻才知,這兒的紅土源自五億年前寒武紀岩石,被公認確實極適合種植葡萄。

從整地、栽植、採摘,到後來成立酒莊、銷售,KC黃校長兼撞鐘地一步步熬過來,總算做出局面,如今,他一年可以精產一千多打葡萄酒。

或有人懷疑,一個台灣人在澳洲,能產出多好的酒呢?這個疑問被澳洲葡萄酒專家James的評價推翻,因為J氏一舉對他評出九十分的高分。

品酒獨到的林福生表示,台灣人在遙遠異國栽釀的酒產品,能受異國專家垂青,當真不容易;而KC黃的產品有其複雜性、平衡性與精巧度,讓他口齒一新。

若干品酒界人士說,接觸法、義等老產地國的酒品,像和老友見面,熟悉而熱絡,而嘗試澳、美等紅酒新興國家的新品,則有「尋寶」般的刺激感,一旦找到高貴不貴的寶物,感覺真的很棒。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