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映首季毛損減少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華映(2475 )龍潭第2條4.5代廠3月量產後,該公司副總經理劉治軍表示,第2季華映在17吋監視器面板單月的出貨量將達到70萬片,年底達100萬片,挑戰全球第3大17吋監視器面板供應商地位。而華映首季合併報表的毛利率僅負11%,表現優於一般法人預期,華映表示,第2季成本仍有5%下滑,預估單季合併毛損的幅度可望降到個位數,即負10%以下。

另外,華映也開始在4.5代廠上生產32吋液晶電視,第3季華映6代廠產出後,就能立即導入32吋液晶電視面板。

華映首季稅後虧損金額為39.84億元,與去年第4季的45億元相比,減少6億元,每股稅後虧損縮小為0.59元,其中TFT部門毛損只有18%,營業利益損失率為27%,較去年第4季縮小,法人認為,華映首季在成本控制上效益卓著。

從面板五虎的首季獲利能力表來看,除了華映在毛損與營業損失上同時較去年第4季改善外,友達(2409 )與奇美電(3009 )毛損均較去年第4季微幅增加,彩晶(6116 )與廣輝(3012 )毛損幅度則是大幅擴大。

若從合併報表來看,華映首季毛損11%,折舊攤銷前獲利率(EBITA Margin )為0%,優於去年第4季的-1%,法人認為,這表示華映現金產生的能力不錯,而這顯然是受惠於華映的CRT監視器部門。

根據華映報表,華映CRT部門首季雖然也受到淡季衝擊,出貨、營收不及去年,但第1季仍為華映挹注了65.26億元營收與3.63億元的獲利。華映總經理林鎮弘就表示,CRT監視器是華映的CASH(現金 )。

至於PDP部門因生產未達經濟規模,虧損狀況仍未改善,但華映仍不放棄,林鎮弘說,PDP部門明年將會新增生產線,導入新世代產品後,規模擴大,仍大有可為。對於三星、友達、奇美電希望在7代廠、7.5代廠生產40吋、42吋液晶電視與PDP正面衝擊,林鎮弘認為,7代線問題仍多,他對PDP前景仍相當看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