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扁:中國是否使台灣經濟新生待檢驗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徐毓莉台北六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在一場活動致詞時表示,最近台灣掀起一陣中國熱,個別政黨領袖的中國行吸引媒體與民眾注意,中國政府配合釋出各種利多也被刻意放大解讀,似乎有這些利多,台灣的經濟尤其是農業部門,就可從此獲得新生,這種過度簡單化的迷思與一廂情願想法,有待時間檢驗。

陳水扁總統今天晚上應邀參加2005年台北國際扶輪社長慶祝會議致詞時指出,政府有決心也有誠意,在現有的基礎上,持續擴大兩岸之間的經貿往來與交流,但他同時也必須提醒,就目前中國的經貿體制與決策過程的不透明化與不穩定性,在中國進行投資與設廠,仍要承擔許多意想不到的風險,必須預先做好事前的評估。

扁總統表示,既然我們有能力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為什麼就一定要把它們全部放在一個籃子中。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深具潛力的市場,但絕不是唯一或最後的市場。台灣因為與中國有相同語言與歷史文化背景,使台灣與中國往來比其他國家有更大優勢,但不應該讓這樣的優勢,反而成為向外拓展時的盲點。

扁總統指出,他昨天剛完成為期五天的「海洋伙伴、陽光之旅」,訪問台灣在太平洋地區的三個友邦國家:馬紹爾群島、吉里巴斯、吐瓦魯,這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元首前往這些國家訪問,對促進彼此間的友邦具有高度歷史意義。

扁總統表示,雖然這些友邦國家在物質條件上與台灣有一定落差,但是這一趟訪問,他與台灣民眾所得到的,絕對比我們所能提供的要來得多,它應證國際扶輪運動的座右銘:「為他的伙伴服務最多的人獲益最大」。

扁總統也以馬紹爾堅持民族尊嚴,組成自治政府為例,他表示,台灣有更優越的條件維護國家主權獨立的尊嚴,爭取在國際社會做為一個主權國家應有的人格與權利,不要妄自菲薄,說什麼台灣如果不積極與中國市場整合,未來就一定會如何,這種自己看輕自己的話,只會讓國際社會更不願意幫忙台灣爭取應有的權利。

總統說,當他站在吉里巴斯的海邊,欣賞全世界的第一道曙光時深受感動,他並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句話,勉勵台灣人民不要故步自封、自我設限,多到世界各國走走,親自體驗天寬地闊的感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