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反對核廢料貯存場 蘭嶼民眾出現緩和聲浪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七日電)蘭嶼反對核廢料貯存場出現緩和聲浪,有人表示,只要回饋金確實落在民眾的口袋,讓人感受到回饋的誠意,蘭嶼不反對繼續出租土地,或是將現場改建成類似「紀念園區」的性質;年輕的雅美人則反思,雅美人應該要學習同時消化貯存場的「利與弊」。

曾經在貯存場工作的馬姓鄉民表示,只要台電公司或是政府展現回饋的誠意,蘭嶼並不會強硬堅持趕走貯存場,他舉例說,既然是回饋金,就將這些錢實際回饋到民眾手裡,一些不識字的老人家,根本聽不懂回饋金要依照法令規定使用;握在手裡,他們才看的到。

住在野銀部落的六十七歲謝姓鄉民也表示,事實上貯存場對社區的服務,大家都還能接受,在國內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未啟用前,他支持台電繼續租用現在蘭嶼貯存場的土地。

紅頭部落七十八歲的陳姓民眾表示,貯存場檢整重裝核廢料桶,鄉民都抱持肯定態度,至於地方要求再提高回饋金他沒意見,但是前一期的二億二千萬元運用方式,必須改進,既然是回饋,就應直接發放現金。

曾經在台灣待過一段很長時間、目前回到蘭嶼的施姓婦女表示,一年前她的小孩生病了,獲得貯存場的救濟,她雖然很討厭貯存場,但是為了救小孩,她還是收下了錢,之後,她開始尋思為什麼排斥貯存場。

為了找出她討厭貯存場的理由,她著手了解貯存場,甚至到貯存場工作,後來她發現貯存場並非「惡靈」,但是作法的確要改進,例如對蘭嶼要有一套完整的規劃,而不是「養一輩子」的作法,那樣雅美人會失去釣魚的能力。

她也表示,蘭嶼和貯存場需要多一點時間消化彼此,在此同時,蘭嶼也要學會消化貯存場的「利與弊」。

另外,也有民意代表建議,只要確實證明核廢料貯存場對蘭嶼無害,蘭嶼可以考慮,讓貯存場規劃成為紀念園區的性質,讓園區朝向學術研究、觀光活動、紀念方向發展。94080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