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無線網路世代交替 凸顯台灣優勢製造能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5日報導】–「台灣產品競爭力」專題報導之十(中央社記者李文忠台北五日電)台灣廠商涵蓋全球逾八成的WLAN(無線區域網路)設備出貨量,今年由於802.11g 價格滑落迅速,加上新規格仍未確定,短期廠商普遍面臨舊產品營收、毛利壓縮,未來待數位家庭和網路電話相關產品轉趨成熟,新一代的產品接軌後,台灣廠商優勢製造能力將再次凸顯。

無線上網已是一股不可擋的趨勢,資訊業者紛紛提出各種無線數據傳輸技術的規格與標準,再加上各種移動式電子產品 (如PDA、手機、筆記型電腦等)的設計日漸輕巧且便於攜帶,更增加無線技術發揮的舞台,在這些正在發展中的無線技術中,WLAN技術可以說是射頻技術中起步最早,目前發展最成熟的無線傳輸方式。

由於大眾對無線上網的需求與日俱增,Intel(英特爾) 在2003年初推出Centrino平台以後,花大錢促銷及積極教育市場,消費者有效的提高對WLAN的認識以及需求,並隨著Hot Spot(熱點)的大量鋪設,整個無線區域網路的進展開始一日千里,成為未來的明星產業之一。

台灣WLAN產業是繼晶圓代工、筆記型電腦、 LCD監視器、DRAM等產業後,拿下另一個「世界第一」的寶座。根據工研院經資中心的統計,去年台灣在全球WLAN產業的市佔率,已由前年的六成提升至去年的八成,成為名符其實的無線網路代工重鎮。

拓墣產業研究所 (TRI)指出,在WLAN設備銷售額排名中,企業設備市場仍由美商Cisco以44%的佔有率居冠,SOHO/Consumer市場則由Linksys(為Cisco旗下子公司)拿下第一,台灣目前在這二塊領域中,只有專注於SOHO/Consumer自有品牌銷售的友訊 (D-LINK)有較突出的表現。

此外,在產業鏈中利潤較微薄的系統設計、製造領域上 (OEM/ODM),台灣廠商涵蓋全球約八-九成的WLAN設備出貨,地位相當重要,主要廠商有正文、建漢、亞旭、智邦、友勁等。

不過,隨著整體無線網卡市場出貨的持續成長 (包括內嵌和外接式),加上內嵌模組產品出貨比例仍不斷攀升,如此代表廠商在2005年必須面對更大量的低利潤產品,影響平均毛利率。

另一方面,消費性電子產品是最接近市場端,也對景氣感受最為靈敏,去年友訊即發出警訊,表示油價上漲將影響消費者採購意願,此效應在今年上半年果然發酵,讓台灣網通廠上半年業績普遍受影響。

今年802.11g(由通稱IEEE的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協會所制訂,專用於無線產品的頻寬與速率等規格、規範) 價格滑落迅速,加上新規格仍未確定,短期廠商普遍有舊產品營收、毛利壓力大的情況,淡旺季效應明顯;另一方面,目前新規格未定,通路端已開始有廠商推出MIMO多通道傳輸產品,以較佳的傳輸品質吸引消費者,將有機會為下半年旺季帶動成長。

過去網通產業都需要有新一代的產品接軌,像是WALN相關產品或者是換機潮的題材激勵,不過面對今年網通廠喊出的網路電話 (VoIP)、數位家庭 (DigitalHome),MIMO以及WiMAX等等,目前發展情況依然未見明朗化。

友訊科技董事長高次軒表示,網通產品今年仍看不到主力的新產品,也就是沒有新產品可驅動市場買氣,甚至取代舊的網通產品成為主流。雖然數位家庭相關產品成長快速,主因為基期低,但目前數位內容以及市場還不到成熟階段,量還不會太大,雖然大家都在問,下一個是什麼?但短期還看不到有革命性的產品出現。

高次軒認為,今年網通產品並無新產品驅動,使得今年營收成長幅度將不如往年。

智邦科技董事長杜憶民也表示,今年仍是不確定的一年,企業需求趨緩將造成景氣不明朗,廠商要開發新產品引導市場買氣。

數位家庭目前最普遍的應用仍僅是將WLAN和寬頻結合,或是將SOHO Router(家用路由器)與WLAN整合在一起,成為Wireless ADSL Router或是Wireless Router等產品,使得數台電腦可無線連結且分享上網,但這仍不是消費者對數位家庭所想要的產品。

未來數位消費性電子產品及家電產品大量問市,消費者使用需求提高且使用界面更加人性化後,才會是Digital Home相關產品逐步發酵的時間,因此在Digital Home和VoIP相關產品轉趨成熟,新一代的產品接軌後,台灣WLAN廠商優勢的製造能力將再次凸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