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因應高油價 許志仁:台灣需調整產業結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八日電)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影響台灣貿易出超表現。外貿協會董事長許志仁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油價飆漲是國際共同問題,不產油的國家都要承受,要提振出口表現,台灣必須調整產業結構,貿協也已改變貿易推廣模式,協助廠商建立品牌和通路,以期事半功倍。

台灣今年1至8月對外貿易總額為2407.3億美元,出口比去年增加6.7%,進口成長11.2%,累計出超11.7億 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79.1%,主要是受國際油價 上漲影響及進口運輸設備增加所致。

許志仁表示,國際油價飆漲確實對台灣的貿易表現造成影響,但這是國際普遍存在的問題,台灣不產油,只能承受這個成本,日本、韓國也面臨同樣的壓力,不過觀察油價還是要看長期,這幾天油價已比先前緩和。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貿易出超減少,除了與油價高漲造成進口成本增加有關,也與產業外移有關,有些產業外移是好事,例如勞力密集產業、初級產業、污染性產業都已不適合在台灣發展,「能出去就儘量讓它出去」,問題是部分產業外移後,要迅速找出更有競爭力的產業和產品補上來,才能達到調整產業結構之效。

站在推廣貿易前線,許志仁說,當前的貿易推廣型態必須改變,不能「傻傻地」拚命拓銷沒有競爭力的產品,而要設法提升產品的價值,以農產品為例,台灣賣水果的利潤遠不及法國賣酒,若不能想通這個環節,只會事倍功半。

許志仁說,貿協近年所做的貿易推廣,不再是帶團出訪拓銷,而是從單純的推銷,延伸到建立品牌、通路,和招商引資,成效相當不錯。例如設立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協助國內產業界結合研發與設計;透過IBA(授權品牌)模式,讓優良的台灣商品與國際大品牌異業結合或併購;2003年以來,貿協已成功促成40多件併購或合作案,平均每個月就有一件。   
在通路方面,許志仁說,過去貿協的海外通路是自設台貿中心,租屋、僱人成本都很高,現在貿協改與國外的進口商合作,補貼其製作與台灣產品相關的廣告,利用其既有通路,創造雙贏,貿協拓銷機械、農產品、汽車零組件都是採用這種做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