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關閉駐白俄羅斯代表處 陳唐山:戰略考量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三日電)外交部今天宣佈裁撤駐白俄羅斯代表處。外交部長陳唐山說,在可能新增多處館處前提下,這是整體戰略考量的決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白俄羅斯的問題非一朝一夕,裁撤是「忍痛」決定,主因在當地國家形象、人權紀錄欠佳,且「連最起碼的幫忙都拒絕」。

外交高層傍晚指出,如何在有限資源下,發揮最佳的外交戰力,是檢討評估駐外館處的設置前提。繼去年十二月新增布里斯班辦事處後,近期內也可望增設位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達比代表處,以及俄羅斯境內的辦事處,至於考慮裁撤的館處,外交部低調不說。

外交主管官員說,與白俄羅斯自民國八十五年簽訂互設代表處協議後,白俄羅斯不僅沒有按照協議在台灣設立代表處,這幾年雙邊的互動有限,當地也沒有僑胞,經貿數字「連與開發中國家的交易零頭都不夠!」

他表示,外交部在亞西地區也多處僅配置二位外交人員的館處,包括科威特、阿曼及巴林,但發揮的整體效用還比白俄羅斯三人館還高。據估算,要維持駐白俄羅斯代表處運作,一年至少約需五十萬美元。

官員認為,白俄羅斯新任總統上任後,人權紀錄欠佳,也不在乎歐盟的制裁決議,國家整體形象也日趨低下,如果繼續與這樣的國家維持關係,恐怕有折損台灣強調的人權民主價值之虞。

他指出,白俄羅斯不僅擔任中國的馬前卒,也不挺台灣參與聯合國或世界衛生組織等案,更誇張的是,去年台灣籌組的經貿訪問團接受當地邀請參與商展,白俄羅斯竟阻撓不發簽證,官方也不幫忙解決問題,讓訪團繞經多國仍不得其門而入,讓外交部飽受批評。

另外,急難救助方面,白俄羅斯也不願協助台灣解決問題,「在這個國家設處實在是名符其實的功能不彰」。

官員說,對於駐外館處,外交部寧願增加也不輕言裁撤,這次隱忍多年後,終於作出「割捨」的決定,對台灣來說,不見得是壞事,至少可以跟形象不佳的政權劃清界線,把人力、物力放在待開拓的區域,是基於整體戰略考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