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搭公車 追趕跑跳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田瑞華/台北報導〕公車過站不停、坐起來不穩、又破又髒等問題經常引起乘客抱怨。消基會抽樣評比全台公車服務品質,再次凸顯城鄉差距和司機訓練亟待改進等問題。比較香港、日本和台灣三地的公車服務發現,乘客追著公車跑,儼然成為另一種「台灣奇蹟」。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教授張學孔表示,這次調查受限時間與人力,完成一百八十四份有效問卷,不適合做過度推論以及地區間比較。但是,評比結果反映了長久存在的問題,即大眾運輸系統非常欠缺良好的經營管理。

三家客運 評比表現最差

消基會隨機抽樣調查全台九個縣市、二十二家公車業者,由基金會義工帶著有二十四個評比項目的問卷,實地搭乘整趟公車並站在候車站觀察公車的服務品質。

總評發現,桃園客運、南投客運以及行駛於台中彰化地區的全航客運表現最差。常見的問題包括座椅破損或被嚴重塗鴉亂畫、在乘客上車還沒站穩前就開車、司機邊開車邊講手機、司機與乘客聊天、公車脫班或過站不停。

公車品質 存在城鄉差距

消基會副秘書長游開雄指出,評比結果顯示公車硬體品質存在城鄉差距。此外,司機的服務品質也和行車安全息息相關,業者是否投資司機的教育訓練、改善其薪資結構是影響服務品質的重要因素。

張學孔指出,搭乘公車等大眾運輸系統的族群,有七十%是社會上的弱勢族群,例如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如果駕駛人無法體會弱勢族群坐公車時會遇到的困難,經常催促上下車、急煞車或急轉彎,很容易導致乘客受傷。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指出,消基會人員在參訪香港和日本時,實際搭乘當地公車,再和「台灣經驗」相比,結果發現,台灣的公車站牌通常維護不佳,公車常讓乘客跑著追,香港的公車則幾乎不會超車,司機也能確實將車子停靠在候車處。而日本的公車站牌都有詳細的路線說明,公車資訊電子化則提供候車民眾更詳細精準的乘車資訊;也有明確的站牌停靠處,乘客只需排好隊,不需要爭先恐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