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明基斷尾求生 明年可能就獲利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明基(2352 )切割德國子公司明基行動通訊公司後,評估第四季手機本業虧損可望得到有效控制,市場法人認為,明基此舉雖可有效控制成本、費用,並將虧損大幅縮小,但目前最大變數在於德國工會態度,以及德國法院是否接受破產保護。

明基德國子公司已向當地法院聲請無力清償保護,而該部門原母公司西門子(Siemens )也考慮對明基採取法律行動。

德國工會態度 舉足輕重

市場法人認為,明基停止德國手機廠製造,雖然可以立即停止流血輸出,但除有違法之虞外,也可能遇到德國工會強大反撲,因此對於明基未來福禍難測。

市場法人分析,未來可能發生的三種情形,一為倘若德國工會和平接受,明基2007年將可轉虧為盈。

二為若明基此舉合法,手機行銷、製造持續,但工會開始反撲,因品牌形象受損,手機銷售量些微滑落,則明年仍可轉虧為盈。

第三則為,若是工會強力抗爭,明基被判違法,則明基因品牌形象受損,且工會採取法律行動,造成明基手機製造、品牌銷售嚴重停滯,預計明年手機出貨將會呈現衰退,預估虧損金額依然高達67億元。

投顧法人根據上述三種情境,假設明基2006年、2007年獲利情形,首先,第一種情況是最樂觀的,結果如明基預期,則第四季因手機製造成本及費用明顯減少,預估本業虧損縮小到20億元,加上業外挹注,將轉虧為盈,單季稅後盈餘為15億元,但上半年稅後虧損75億元,加上第三季仍將認列德國子公司虧損,因此全年虧損可在100億元上下,每股虧損約四元。

值得注意的是,明基總經理李錫華指出,明基對德國子公司認列損失的底限為六億歐元,切割後,母公司將不再對德國子公司投入資金,且德國子公司為投資有限公司,德國政府接管後,德國工廠年底到期的工作保障將交由接管人談判,德國子公司更將自負盈虧,母公司不需再負擔任何一毛費用。

不過,法人認為,德國關廠,明基不排除發放資遣費息事寧人, 如以最嚴格的方式假設,明基用一年兩個月薪資資遣,德國廠員工平均年資10年,以國貿局資料德國平均月薪2,500歐元(約10萬台幣 )、3000名員工計算,總計要花費60億元資遣費。倘若能順利資遣,預估採一次認列,同時應在今年第四季認列,因此最樂觀第一種情境下,明基今年虧損將提高到160億元。

但2007年將製造移往亞洲,並保留品牌及歐洲研發,則可明顯有效降低成本及費用,預估明基將轉虧為盈獲利52億元,每股獲利2元。

第二種情況,明基聲請破產合法,但德國工會開始反撲,因品牌形象受損,造成手機銷售量些微滑落,從第一種情形的全年3,300萬支,下滑到全年3,110萬支,而稅後虧損約112億元,每股稅後虧損約4.3元。此種情形下,預估2007年本業雖是虧損,但透過業外挹注,稅後獲利應可轉虧為盈,稅後盈餘14億元,每股獲利0.5元。

最不樂見的第三種情形則是,明基被判違法、德國工會大規模抗爭,西門子品牌能否使用成為爭議,來自歐洲的研發資源及貢獻被迫停止,則稅後虧損將達128億元,每股稅後虧損4.9元。而2007年手機出貨將會衰退,虧損金額較原先預估擴大25%,達67億元,每股虧損2.6元。

法人︰雙重效益 仍有可為

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明基(2352 )切割德國子公司後,也等於宣告退出國際手機大廠之林,明基的療傷止痛期需要多久?市場正在關注。但法人認為,未來明基本業若處理得宜,也不用太悲觀。

明基雖然面臨手機銷售量立即下滑,但明基早在8月宣布將代工製造部門獨立出來,專注品牌服務,決定進行雙核心競爭策略,並成立IMS整合製造服務事業群,並預計年底前訂定部門分割細節,明年引進策略合作伙伴,將IMS分割出去。

投顧法人認為,明基此舉能達到雙重效益,首先是可化解代工客戶疑慮,擴大代工部門營收,等到IMS獲利顯現後,引進國外投資資金,明基就能有一筆出售利益,解決目前現金不足問題。

其次,明基專注在品牌服務,策略將可多樣化,例如手機可選擇自行生產,或是委外代工,追求最大效益,其他產品初期委由IMS生產,但之後也可評估製造效率,委由他人製造,達到最佳獲利率。

投顧法人認為,明基未來若處理得宜,後市不需過度悲觀。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