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紅毛城文化展 十七世紀淡水與荷蘭的邂逅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十日電)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紅毛城是淡水最耀眼的古蹟建築,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人在淡水河口邊的山丘上,興建聖多明哥城。後來,荷蘭人擊退西班牙人,興建聖安東尼堡。台灣也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航海霸業,與世界接軌。這次紅毛城的荷蘭文化展,重現十七世紀荷蘭與淡水的邂逅。

十七世紀來到台灣的外國人,因長期航行與本身髮色稍淡且偏紅,所以平埔族人大多稱外國人為紅毛番,紅毛番住的地方為紅毛城。淡水古蹟博物園區荷蘭特展「荷蘭與淡水的邂逅-重現荷蘭歷史的安東尼堡」策展人沃特(Mr.Walter)頂著一頭捲髮,介紹本次特展中珍貴的十七世紀航海時代的古地圖、歷史文獻、文化展品。

透過這些展品及情境模擬,可得知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如何以強大的貿易及軍事力量,進行全球的航海霸業。在前清英國領事官邸的展場,沃特讓大家體驗當時士兵的彈藥箱重量,聞聞看當時交易的香料的味道,盛裝糖薑的陶罐,品嚐荷蘭餅乾。

沃特這次與母親一起來台灣策劃相關展覽活動,他感謝館長張寶釧以及地方文史工作的協助,讓荷蘭文化可以在異國呈現。沃特本來在英國的媒體服務,為了這次展覽,辭去了工作,在介紹展覽內容時,沃特的母親一旁靜靜欣賞兒子的成果,展現母子情深的溫馨一面。

淡水古蹟博物館館慶暨荷蘭年系列特展開幕今天在淡水紅毛城順利展開,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荷蘭貿易投資辦事處處長胡浩德 (Mr. Menno Goedhart)、活動策展人沃特 (Mr. Walter)及法國在台協會主任潘柏甫(Jean-claude Poimboenf)等人皆到場參加。

沃特還贈送淡水古蹟園區一幅荷蘭第一任總督─安東尼范帝門 (Anthonio van Diemen)的畫像作為館慶賀禮。大家以破冰儀式,期望新一年度的荷蘭系列活動能突破一百萬的參觀人次。

台北縣二十九個鄉鎮市中,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古蹟座落於淡水,這個從過去到現在歷經多國文化洗禮的小鎮,直到今天還可隨處窺見當年各國在此接軌的痕跡。

提供重要展品的荷蘭南海博物館館長艾瑞克,(Zuiderzeemuseum Enkhuizen Director F.A.O. ErikSchilp)特地來台,他希望將大航海時代,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的國家,包括日本、台灣、東南亞等的文化,建立成資料庫。這樣的期待,讓一般觀光客對荷蘭的印象,除了風車、木屐、鬱金香之外,還有更深層的認識。

淡水古蹟博物館自二00年整建開館以來,因為擁有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當年來台所遺留下的重要文史古蹟,而吸引了將近五十萬人次到此參觀。

淡水古蹟園區是台北縣府推動國際觀光的重鎮,未來縣府將跟隨全球化的國際趨勢,將地方文化結合觀光與更多國家合作交流。

這次特展,是自一六四二年荷蘭人首度成功踏上淡水之後,第二度在此地重現過去歷史的兩地交流。未來在此將陸續展出各項荷蘭與台灣過去交流的重要史料,使更多人有機會了解當年荷蘭航海冒險的紀實。

近四百年的台灣與世界交流史,就在紅毛城的見證下,如舞台劇幕一場場地上演著。特展第一週將配合館慶有文化體驗及星夜電影院等活動,十八日開始,在紅毛城及滬尾炮台則分別有「重現荷蘭歷史的安東尼堡」及「清法戰爭」、星光電影院等歷史特展。

博物館引進更貼近真實與多樣的文化展示,讓台灣的人民在這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上,可以吸收到更不同的文化養分。這是荷蘭貿易投資辦事處長胡浩德的期待,實際上,這次參展,辦事處也協助甚多,在小白宮,也展出荷蘭最受歡迎的動畫米菲兔的特展。

為鼓勵民眾親近古蹟,從去年的西班牙年到目前推出的荷蘭年,透過一系列活動主題及特展,讓更多人除了吃吃喝喝之外,有機會到淡水欣賞美麗河海風光,也能體驗濃濃荷蘭味的古蹟風情,這是館長張寶釧幕後的期許,也將是古蹟活化再利用的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