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網路詐騙加恐嚇 警方提醒個人資料要保密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十四日電)家住北縣的張姓男子,日前貪小便宜上網購買「未授權軟體」,不料遭詐騙集團詐騙,加上恐嚇損失達新台幣四十多萬元。警方 165反詐騙專線今天提醒民眾,對於個人資料要有保密觀念,萬一遭恐嚇時務必保持冷靜,而報警查證是終止歹徒恐嚇的唯一方法。

165反詐騙專線今天表示,張先生(三十五歲)上個月十九日透過網路蒐尋物色一款繪圖軟體,並與一自稱「阿綑」的賣家電話取得聯繫。對方聲稱這款軟體因為是未經授權的盜版,所以只要三千元,但「阿綑」擔心賣仿冒品遭警方查緝,要求在成交前先透過「操作ATM 」來辨識買家是否為警察。

由於正版行情價要高達四十八萬元,張先生貪圖一時便宜,居然相信「操作ATM」可以辨識警察身分,於是在配合操作按下一個代碼「29979」,但其實這是被騙轉出帳款。

歹徒謊稱因他操作錯誤才會如此,為挽回帳款必須與「財金公司的沈襄理」聯絡,不料「沈襄理」竟要求他將所有存款分別存入「台新」與「萬泰」兩家銀行。 若不配合將上網公布他的個人資料,同時也會因觸犯「銀行法」遭到至少五年徒刑。

張先生雖不予理會,卻在一回家後得知歹徒已打電話到家中恐嚇家人,在恐懼慌張下,在次日依歹徒指示匯款三十七萬七千元。但由於仍繼續接到歹徒恐嚇,才向「 165 」報案,並向中華電信申請更換新號碼,始擺脫對方糾纏。

「165專線」除提醒網友報警查證,另外網路購物陷阱多,歹徒會透過詢問「貨物寄送地點」進一步查知「公司」或「住家」電話號碼,在進行恐嚇時,透過這些交叉取得的資料會讓當事人驚慌,任由歹徒擺布恐嚇得逞,因此在未確知網友身分前,切勿告知任何一項「個人資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