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教育部:高教改革須加快 很多觀念須調整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一日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陳德華今天表示,高等教育的改革有必要加快速度,但高教從菁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大家很多觀念要調整,例如傳統平頭式資源分配要改,高教投資也有賴民間產業與家長多投入參與。

天下雜誌今天公佈最新大學教育大調查結果指大學教育不盡理想、大學生素質變差。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則認為大學生素質並沒變差,變差的是程度。台灣大學副校長陳泰然指大學生程度是否變差因人而異,前面的菁英學生程度沒有下降,因此,通常大學各班學生前面一、二十人的用功程度也不會下降。

陳德華又說,大學教育趨向普及化,很多觀念也要調整,只從「想進大學即可進大學」看問題,將不夠客觀,如何提升大學全球競爭力更重要。

他指出,政府對高等教育經費分配方式也要改變,五年五百億專案補助、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都是以競爭性引導大學進步的機制;大學除了研究,必須更重視教學的核心價值,獎勵教學卓越補助計畫在高等教育的影響最深最廣,各大學都已在做。

劉兆玄說,每一代的大學生有不同素質,但現在學生的素質沒變差。他說,程度差與學習成效有關,顯示現在的大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如十年前的大學生,因此,大學有必要更注重教學,並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調查指教授認為大學生不好教,問題就在學生如果沒有學習動機,就很難達到教學效果。

劉兆玄指出,學生、家長認為大學教育最重要的事情,都關係到創造力與創新能力,創意也與競爭力有關,這又涉及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如何取得平衡的問題,理由是創意很多來自通識的啟發。

調查指出台灣的大學教授每兩人有一人願意去中國教書、台灣高教發展最大威脅是中國,劉兆玄說,大陸是機會,兩岸可互補,從人才流通的制高點看這個現象,全貌將更清楚,只要在國際人才市場有競爭力,本國培育的人才不足時,只要不鎖國,人才就會流通到需要的地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