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曲弓熱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四日電)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天公布台灣第一例的「曲弓熱」病例,一名十三歲的小留學生疑似在新加坡染病返台。曲弓熱症狀與傳播途徑與登革熱相似,主要症狀為發燒、出疹及關節痛,症狀治療約一星期可康復,死亡率約千分之一。

「曲弓熱(Chikungunya fever)」在一九五二年被發現,症狀與傳播途徑與登革熱相似,病媒蚊包括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肌痛、出疹及關節痛。潛伏期一至十二天,平均為二至三天。

曲弓熱流行區域涵蓋非洲南部、亞洲及南美洲等熱帶地區,東南亞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菲律賓等都是流行區。

曲弓熱死亡率並不高,約千分之一,法屬留尼汪島二零零五年三月曾爆發大規模疫情,累計約一萬五千例,其中兩成出現併發症,含腦膜炎十二例,但未證實有直接致死個案。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曲弓熱最大的特點,就是關節會劇烈疼痛,而且可以持續長達兩至三個星期,國外報告甚至有過疼痛持續三年的罕見病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