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腹腔鏡治腸癌好處多 醫師:術前審慎評估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凱西台中報導) 與傳統開腹手術10至30公分的刀口相比,腹腔鏡手術不到1公分小傷口,並有術後恢復期短,病人痛苦期減少的優點,相當吸引人,但腹腔鏡手術目前並未享有健保給付,且是高科技精密手術,醫師建議,術前應請有經驗的醫師仔細審慎評估。

腹腔鏡手術就如同胃鏡或大腸鏡一樣,藉由幾個不到1公分小傷口,將精密的器械置入體內,再透過影像處理系統將病灶放大,並傳輸至電視畫面來操作各項精細手術。腹腔鏡手術傷口小,恢復快,縮短住院天數,對年齡較大的病患是個不錯的選擇,不但減少家屬在醫院與家裡的來回奔波,並可減少整個社會醫療成本的付出。

擅長運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大腸直腸癌的陳自諒醫師說,腹腔鏡手術在婦科運用已行之多年,台灣在2000年開始嘗試應用於大腸直腸癌手術,時至今日,已相當成熟,台灣目前以腹腔鏡治療大腸直腸癌的病例,多集中在中部地區,以中國附醫和台中榮總進行最多,已達1600例左右。

陳自諒醫師說,腹腔鏡手術有其條件,最好是非阻塞性的腫瘤,病人最好未曾動過其他腹部手術等,及術前須仔細評估腫瘤的位置及侵犯的程度。此項手術目前並未享有健保給付,器械材料的花費相對較多,醫師的經驗與能力也很重要,這可能也是台灣的腹腔鏡手術者尚未到達全面性的因素。

腹腔鏡手術傷口不到1公分,並有術後恢復期短,病人痛苦期減少的優點。(黃凱西攝影/大紀元)

陳自諒醫師說,大腸直腸癌的致病因素還不十分明確,但可確定飲食西化和家族遺傳影響最大,一般來說,40至50歲以上的人,得大腸直腸癌的機會就開始上升。

陳自諒醫師建議民眾,平日應多注意排便狀況,出現血便、痔瘡、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不明原因體重下降、肛門出血、貧血等症狀時,應儘速就醫釐清原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永遠不變的準則。@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