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味魚肚食療方

人氣: 137
【字號】    
   標籤: tags:

魚肚又稱魚鰾,是由某些魚類的魚鰾加工成幹製品的概稱。因魚肚富含膠質,故又叫花膠、魚旋膠和魚膠,別名為魚白、魚浮、魚泡及魚蔔。目前市場供應的主要有黃唇肚、鮸魚肚、黃魚肚(又稱黃花膠)、鯊魚肚、鰻魚肚、鱔魚肚及白花膠、鱘鰉膠和鮰魚肚等品種。

  魚肚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質、黏多糖、氨基酸、消化酶、灰分以及鈣、磷、鐵、鋅、硒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含量高達84.2%,脂肪含量僅為 0.2%。由於它所含的豐富營養成分,故為高級補益佳品,向被列為“海產八珍”之一,近代它又享有“海洋人參”之美譽。除作餐桌和筵席佳餚外,並具有很高藥用食療價值。《本草綱目》記載:“鰾,止折傷血不止,治婦女難產,產後中風抽搐,”《本草新編》說可“補精益血。”現代中醫藥研究,魚肚味甘、咸,性平,具有補腎益精、補氣養血、止血散瘀、滋肝潤肺、健脾養胃、滋陰補陽、抗癌強身及大益虛損等功效,故民間視之為保健養生的補品和防病治病的良藥,一向以來皆視為“海味中藥”。因此民間有不少魚肚食療方,現摘錄一些介紹如下:

  治陰虛陽亢性頭痛 每次用魚肚30g,蔥白10根,加水適量煲湯,油鹽調味,沖入黃酒適量食用,每天或隔天一次。有滋補腎陰、補肝息風的功效。

  治頭風 將魚肚燒脆,研為末,臨睡時以蔥酒送服9g便有療效。

  治腎虛遺精 用魚肚12g,枸杞子15g,淮山藥15g,蓮子肉15g,芡實15g,燉熟吃。

  治吐血 用魚肚25g,白芨9g,藕節炭15g,大王炭6g,三七6g,與水煎服。

  治再生障礙性貧血 用魚肚12g,當歸10g,紅棗10枚,水煎服,長期服用。

  治小兒急驚風 魚肚20g,黃酒120g,同煎灌服。

  治癲癇 用魚肚1枚,茶葉6g,明礬30g,共研末,分10次服。

  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用鰵魚肚或鱔魚肚100g,適量冰糖,少量生薑,燉服。

  治痔瘡 魚肚15~30g,白砂糖30~60g,加清水適量,放瓦盅內隔水燉服。每日1次,連服數次,可止血消腫。

  治腎虛遺精,腰膝酸軟,耳鳴眼花 用魚肚25g,沙苑子15g,菟絲子25g,五味子15g,水煎服,每早1劑。

  治肺結核 用魚肚30g,蜆鴨一隻(或綠毛鴨),燉熟吃。用大黃魚肚、淮山藥煎服。
  治肺陰不足之久咳短氣 可用魚肚燉水鴨吃食。水鴨亦最滋陰,與魚肚合用,更增其效。

  治婦女脾腎虛弱、腰膝酸軟、白帶過多、食欲不振等 用魚肚30g、糯米50g煮粥,加油、鹽、味精調味服食。功能補中益氣,養血補腎。

  治產婦血崩和腰痛 取黃唇魚肚洗淨、陰乾,用時燉食。

  治白帶 魚肚30g,豬蹄子(前蹄)一隻,清水放砂鍋內慢火燉爛吃。

  治經血逆行 魚膠適量切炒,新棉花燒灰,每服6g,米湯調下。

  治瘡癤腫痛,無名腫毒 用魚肚6g,蜂蠟6g,雞蛋一個同炒幹,調末沖服。

  對一些癌症,魚肚食療方也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如:

  胃癌 魚肚用香油炸酥,壓碎,口服,每次5g,每日3次。或幹魚肚(炒)、伏龍肝各40g,共研細末,口服,每次10g,每日5次。

  直腸癌 魚肚40g,伏龍肝20g,共研細末,口服,每次10g,每日2次。

  乳腺癌 (1)魚肚用香油炒脆,壓碎研末口服,每次5g,每日3次。(2)魚肚150g,穿山甲珠50g。魚肚焙乾,與穿山甲珠共研細末口服,每次5g,每日3次,飯後黃酒沖服,忌大蔥及一切辣物。

  食道癌 將魚肚用芝麻油炸酥,壓碎,每次服10g,每日3次。

文章來源:華夏中醫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