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銀行逾放屋創近4年新低 台房市負面因素降低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十九日電)台灣國內銀行逾放金額與逾放比都降到近年新低,逾放屋也獲得進一步改善;根據房仲業者推估,截至2005年底,全台灣潛在逾放屋剩下7.4萬戶,創下2002年首季以來的最低紀錄。隨著經濟情勢好轉及房地產市場買氣不墜,逾放屋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也使房市的負面因素降低。

房地產業者指出,前幾年由於台灣國內經濟景氣持續低迷,加上房地產市場長期供過於求,因此台灣國內銀行體系的逾期放款 (non-performing loans, NPL)及逾放比皆居高不下,讓政府部門十分擔心可能引發本土性金融風暴,也讓政府積極採取較決斷的金融改革手段。

自2002年台灣政府宣示「二五八」第一次金改政策目標後,銀行業者開始大量拋出手頭NPL,以期達到在2年內逾放比降到5%以下的目標。同時台灣國內外資產管理公司(AMC)也積極逢低承接NPL,所以台灣本國銀行的逾放比在2002年第一季達到歷史新高後,就有逐季下滑的趨勢。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2005年12月底止,台灣本國銀行整體放款達16兆5635億元,其中逾放金額為3705億元,逾放比為2.24%,雙雙創下近4年來的最低紀錄,遠低於政府當年設定降到5%以下的目標。

由於台灣金融業者主要以不動產當貸款的抵押品,因此一旦放款淪為逾放,銀行以現金所換來的就是一筆筆的不動產。根據房屋仲介業者推估,在銀行所有不良債權當中,由於有不動產抵押品的關係,逾放後的資產以不動產所佔比重最高,約在50%至60%;若以6成計算,在3705億元逾放款當中應該有2223億元是屬於逾放不動產,若全部換算為住宅產品,並以每戶平均300萬元計,則有7.4萬戶的潛在「逾放屋」,這些潛在逾放屋將來很有可能都會面臨法院查封拍賣,而淪為法拍屋。

自2002年以來台灣國內銀行業者對潛在「逾放屋」的處理主要有4個管道,包括法拍、金拍、銀拍及自行銷售,但隨著銀行大舉拋售NPL給AMC公司、逾放比大幅下降,銀行自行銷售逾放屋的情形已經很少,銀拍屋在過去一年更是明顯「缺貨」,金拍屋執行單位台灣金服公司也因未和法院續約面臨斷炊,至於法拍屋總量更是隨著經濟情勢好轉而萎縮,這都意味著台灣國內銀行體質已獲得明顯改善,也顯示出房地產市況回春的事實。

房地產業者指出,台灣國內潛在逾放屋的數量在2002年第一季創下高達33.5萬戶的歷史最高紀錄,到2005年底整體逾放屋預估只剩7.4萬戶,短短4年間減掉77.9%的包袱。由於「逾放屋」的持續下降,房地產市場來自負面因素干擾的壓力也逐步降低,這都有助於房地產市場供需的平衡。

總體而言,隨著整體房地產市場的回溫,以及各大金融機構全力強化體質轉型為金控的情況下,今年起台灣國內銀行潛在「逾放屋」的數量,還會再進一步下降,這都有助於台灣政府二次金改可更加順利推動,也可讓房地產市場回歸市場基本面,減少受到非市場因素的干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