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拇指無力 當心拇指基關節病變上身

人氣: 26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日電)慣用拇指數鈔票、傳簡訊、打電玩的民眾得當心。醫師今天警告,如果經年累月重覆這些動作,都是拇指基關節病變的高危險群,嚴重者可能疼痛到連筷子、提筆都不穩,所幸透過韌帶重建及肌腱植入手術,九成以上患者可恢復大拇指力量。

根據臨床統計,台灣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都有拇指基關節病變的問題,其中多數是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或外傷造成。

因工作關係,必須長期使用拇指數鈔票、捏餃子、包小籠包的民眾,也都是拇指基關節病變的高危險群。台北榮總手外科主任劉毅說,臨床上也見過有喜愛傳簡訊、打電玩的年輕人,因此引發急性拇指基腱炎。

劉毅表示,「拇指基關節」位於手掌虎口上方的一個關節,也就是大拇指連接到手腕的第一個關節,是手部活動量最大的關節,一旦病變,初期會疼痛、腫脹,晚期則會導致關節脫位、無力、活動範圍減少,無法提重物,嚴重者連拿筷子吃飯、或提筆寫字都不穩。

傳統治療方式,是將病變的關節固定,減少磨耗,不過缺點是大拇指將無法自由活動,而新的韌帶重建及肌腱植入手術,則是將壞掉的關節骨去除,並重建磨損的韌帶,具有成功率高、有效重建拇指功能及減少痛苦等優點。

劉毅指出,植入手術使用的是病人手腕的肌腱,由於是自體移植,所以不會有排斥問題,加上僅取用手腕十二條肌腱中的不到一條,因此,也不會影響到手腕的既有功能,術後只要復健約丙兩個月,即可恢復正常生活,且手術有健保給付,不會造成病患負擔。

台北榮總目前已進行一百零三例植入手術,九成以上都能順利恢復拇指功能。劉毅提醒,民眾只要出現初期病變徵兆時,最好趕緊就醫復健,才可以避免惡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