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ETC招標過程 爭議多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許敏溶、曾鴻儒/台北報導〕電子收費系統從計畫、招標至今,一直是紅外線、微波兩派大戰,紅外線感應系統自一九八○年代開始發展,應用的國家不多,一九九○年中期開始發展的微波系統,後來居上逐漸成為主流系統,最後採用紅外線的遠通電收得標,強調微波系統的台灣宇通落敗,難免引發外界爭議。

當時負責招標及簽約的前高公局長梁樾則強調,當時推動此案,高公局並沒有排除任何一個系統,其實最早研究電子收費系統的中華電信,就是採用當時最穩定的紅外線系統,高公局主要還是取決於甄審委員的整體評分,他相信甄審委員也都將兩種系統的優缺點列入考量。

有ETC甄審委員透露,當初評審時不是以技術為唯一考量,因各系統在國外都有成功案例,而是考量團隊的計畫書、財務、營運是否合理、可行性進行整體評估,微波與紅外線系統各有各的優點,十四位委員將自己對每一團隊的評分加總後,排出前三名,再由高公局把委員的排序加總,其中在第一的排序上,有九位委員選擇遠通、三位選宇通、兩位選宏碁。

台灣宇通總經理李公僕指出,根據高公局民國八十九年出國考察結果,當時全世界使用紅外線系統的僅有零點八%,也僅有一家供應商,目前美、日、歐洲、中國等國家都是使用微波系統,以色列、加拿大、澳洲、新加坡更將微波系統用於多車道、自由車流,顯示微波系統才是市場主流。

支持微波的學者認為,微波成本較低,營運較容易,而紅外線容易受到天候限制,且國際技術廠商極少,技術容易被綁住;微波可說是目前市場主流,而融入市場主流,也有助於未來技術輸出,但有學者認為,微波頻率會受到限制,也有可能被擁有一定技術能力者破解,系統運作的盲點有待克服。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