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東協加三 台GDP下降0.707%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慧雯/台北報導〕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長久以來一直扮演亞太地區經貿論壇的重要角色,然而,在「東協加三」(東協十國加上中國、日本與韓國 )成形,首屆「東亞高峰會」也已在去年底召開之後,是否將弱化APEC的功能與地位並對台灣造成衝擊,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邁向東亞經濟共同體

「東協加三」的議題核心原本在金融合作,以防止東亞地區再次出現金融風暴,不過在「東協加三」金融整合議題進展快速之下,「東協加三」轉型為東亞經濟共同體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中國、日本與韓國的運作下,「東協加三」很快擴充為東亞的政治、經濟合作平台;除金融整合外,「東協加三」議題也觸及產業政策合作與政治、區域安保等非經濟領域。

2004年11月,「東協加三」高峰會與會各國同意將「東協加三高峰會」改為「東亞高峰會」,並由東協居主導地位;而首屆東亞高峰會已於去年12月14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往後每二年召開一次,2007年將由中國主辦。

未來東亞經濟共同體如果成立,其效應將非常巨大,包括將加重打擊APEC與世界貿易組織(WTO )的功效,對區外國家也將造成嚴重的經貿衝擊,因此區域周邊的印度、澳洲及新西蘭也因而積極表達參與東亞經濟共同體的意願。

台灣當然也很希望能夠加入「東協加三」,但是除了新加坡之外,幾乎所有的東南亞國家都無法抗拒中國的壓力;在中國排擠之下,台灣對於東協,始終仍是不得其門而入。

台灣尚有機會突圍

分析指出,「東協加三」對台灣造成的影響將大於「東協加一」及中日韓三國FTA,台灣實質GDP將下降○點七○七%,台灣貿易條件惡化○點九三五%,台灣社會福利減少三一點五二億美元。台灣各產業生產總金額下降五二點二億美元,其中以紡織業下降一五點八億美元最多。

對台灣來說,不管中國實質影響力究竟如何,現況是東協已確定獲得東亞高峰會的主導權,這可算是被排除在局外的台灣之契機,因此台灣應該思考如何運用自己在東協地區的經貿能量,以更主動、更友善的經貿外交手法(例如也嘗試參與簽署「與東南亞友好及合作條約」等 ),與東協建立更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以突破台灣在東亞整合被邊緣化的困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