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ITIS:台家電業內銷韓日夾殺 外銷拓展艱辛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六日電)根據台灣工研院IEK-ITIS計畫統計分析,2005年台灣家電業全年產值新台幣410億元,較2004年同期的466億元衰退13.7%。工研院IEK-ITIS計畫指出,台灣家電業遇到內外夾攻,內銷遇到韓日大廠的夾殺,外銷又有區域經濟體關稅障礙,造成台灣家電業的經營拓展更艱辛,需要再加把勁。

工研院IEK-ITIS計畫 (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分析,台灣家電業遇到內需市場的內憂外患,除了面臨少子化的現象,在內憂方面,小家電單價和利潤都低,台灣家電廠為了降低成本,將生產線移至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生產,或是以貼牌方式回銷台灣,生產線外移,導致台灣產值衰退。

在外患方面,台灣家電產業面臨日本、韓國高技術與新穎產品的競爭。日本變頻家電價格仍然偏高,但是節能與靜音的優點讓市場接受度大幅增加,例如台灣一年內需冷氣機約80萬台,2004年日本大金冷氣在台銷售4.7萬台,2005年銷售將成長至7萬台,大幅成長 49%,約佔台灣冷氣機市場的 10%。

此外,韓國家電廠商龐大的廣告預算,猛打產品知名度與形象,產品更定位於不打低價產品戰,改賣創新與行銷,直接挑戰日系高價位、高品質的家電產品,例如韓國 LG 2004年在台對開冰箱銷售3萬台,2005 年達到4萬台,成長33.3%。日本與韓國家電積極搶佔台灣家電市場,光是2005年進口家電產品金額達205億元,較 2004年成長 4.6%,相對台灣家電廠商產值卻衰退。

在外銷方面,台灣家電外銷也面臨中國大陸低價產品與韓國家電產品的競爭,而且台灣家電與日系母廠合作,技術來自日本,因此外銷受到日本母廠外銷的限制,須母廠同意方可外銷。而外銷市場行銷與通路費用的投資非常龐大,台灣獨資企業規模小,能投入的資源明顯不足,造成台灣家電廠商外銷市場的企圖心不足。

除了外在環境的競爭,台灣廠商在外銷市場中也面臨自由貿易區關稅障礙問題,如2004年佔台灣家電產業外銷比重10%以上的東盟自由貿易區,會員國享有零關稅優惠,但非會員國需課20%以上稅率,造成台灣家電產品外銷此市場的經營拓展更為艱辛,2005年台灣家電產品的出口值僅160億元,較2004年衰退1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