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成大研究發現 點蠟燭薰精油 一氧化碳飆增

人氣: 18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蠟燭薰香精油恐會造成室內空氣污染!

根據一項研究,使用薰香精油後,室內空氣污染物明顯增加,其中一氧化碳(CO )濃度最多飆升了六倍,揮發性有機物(VOC )則達八點一倍 、二氧化碳(CO2 )一點二倍。至於精油標榜的殺菌功效,也只能在短時間減少空氣中真菌,對細菌無顯著效果。

CO濃度增加三到六倍

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蘇慧貞進行「精油使用對室內空氣品質及健康危害之相關性研究」,針對民眾最常使用的蠟燭薰香,以薰衣草、尤加利及茶樹精油在家戶與辦公室進行實驗,並記錄三小時內的揮發情形。

點薰香精油須保持通風

實驗結果,使用精油後,CO濃度逐漸增加三到六倍,在短時間及燃燒末期,濃度升到八ppm(百萬分之一 );至於CO2為一點二倍,在開始燃燒時,濃度也達一千ppm;而VOC為一點五到八點一倍,在點燃十五分鐘時,濃度達到三ppm。懸浮微粒則無顯著變化。

整體來看,並未超過「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中一般場所規範,但卻比特殊需求場所(如醫院、學校、老人院等 )建議值還高。

CO與CO2主要來自於蠟燭燃燒,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建議,使用薰香精油須保持通風,否則會造成CO中毒,即使是低濃度的CO,長期暴露也會引起動脈硬化。

至於CO2過多,則會引起頭痛、頭暈。而精油的VOC雖強調天然,但目前並無毒物學實驗,是否潛藏毒性還不得而知,仍應避免高濃度暴露。

勿同時使用空氣清淨機

學者強調,國外研究指出,精油逸散時,若與空氣中的強氧化物(如:臭氧 )結合時,會產生甲醛等二次污染物,因此建議使用時,應避免同時使用會產生臭氧的用品,例如:空氣清淨機、臭氧殺菌機、影印機、印表機等。如要薰香,也應盡量避免蠟燭薰香,改以其他薰香方式。

醫師看精油:精油紓壓? 心理作用啦!

不少薰香精油宣稱可以紓壓、鎮定情緒、消除疲勞,醫師認為,其實是「心理作用大於藥理作用」,對於治療疾病並無醫學論證,不建議病人使用。

衛生署也重申,所有精油均不得宣稱療效,違反者可處六萬到三十萬元。如是精油化妝品,也可依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處罰。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雖然國外有零星研究顯示,精油有舒緩情緒的功效,像使用薰衣草精油可改善暈車情形,原本握拳、全身緊繃的人,聞到薰衣草後血壓降低;但這些與醫學臨床實驗仍有一大段距離。

何一成強調,並非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精油,像是孕婦就不能使用具有刺激性的精油,如牛膝草、百里香、茴香、迷迭香等;至於六歲以下的幼兒,由於神經系統未發育完全,所有精油都不能用;高血脂患者則不能用月見草精油。

鑽研精油,何一成自己每天使用,但他強調,「使用精油只是增加生活情趣」,至於功效,其實還涉及使用者喜不喜歡此一味道,「個人心理效應與暗示影響很大」。

何一成強調,精油療效至今沒有醫學明證,並不建議病患使用,像過去有病患用薄荷精油來刺激支氣管擴張,結果誘發氣喘;還有以洋甘菊來治療濕疹,卻罹患慢性皮膚炎的例子。

業者談精油:蠟燭薰香 可用插電式取代

學者研究,使用蠟燭的薰香精油會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業者表示,市售精油成分不一、蠟燭良莠不齊,研究結果與實驗樣品有關。如果蠟燭薰香製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可改用其他方式薰香,例如插電式的薰香器、薰香燈、擴香器等。

自然美公司公關協理鍾凝香表示,精油市場七年來至少成長十倍以上,九十一年進口關稅統計中,精油項目就達十五億元,現在應該更高。不過,市面上薰香精油良莠不齊,不少業者把香精充當精油,還添加高濃度的異丙醇,才會發生爆炸傷人事件。

鍾凝香說,精油穩定性本來就不高,必須放置在深咖啡色、深藍色的瓶子中,不可置於白色透明瓶中,就是擔心室內空氣過熱,造成精油質變,因此像是汽車上、窗台邊,以及有檯燈的書桌上,並不適合放置精油。

香草魔法學苑總監李淳廉也說,純精油怕熱,如以燃燒加熱的方式,主要成分會被破壞,因此業界已研發出非加熱方式的擴香器,透過打散分子,機器再吹到空氣中。

環署查精油 室內空氣品質 將修法管理

薰香精油會製造室內空氣污染?環保署認為,由於有「特定污染源」,不是不可能,雖然該署目前尚未看到薰香精油相關報告,不過,對於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者,環保署都會去瞭解。

環保署在去年11月底公告「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依特殊需求與一般場所,分別規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揮發性有機物等,惟此為參考性質,並無強制約束力,也因此遭到環保與消保團體的批評。

環保署長張國龍日前在立法院即坦承,室內空氣污染比室外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更大,因此該署將透過修法或立法,全面納管室內空氣品質。他並解釋,由於現行「空氣污染防制法」只能管室外,經評估,可能透過修改建築法七十三條,或另立「室內空氣品質管制法」,將建議值改為標準值,一旦抽檢不合格就能處罰。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