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感性鐵娘子 郭瑤琪 領軍交通部要聚沙成塔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特稿

「哈哈哈!沒錯,我要到交通部服務了!」黃曆新年前,新內閣改組,交通部長郭瑤琪(見圖,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以爽朗的笑聲,證實即將接任新職;一個半月後,笑聲依舊,但聽起來,卻似乎像在抒發連日來的壓力、悶氣。

「交通部像是一盤散沙!」農曆年後,郭瑤琪在和媒體餐敘時,不假辭色地說出對交通部這個老大部會的感受,她感嘆,這盤散沙要做沙雕都不容易。

沙雕的問題還沒解決,郭瑤琪就得先應付席捲而來的巨浪—2月廿4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對國道電子收費(ETC )官司做出判決:政府敗訴。

2月10日,國道電子收費開通,因塞車引發的民怨,已夠讓郭瑤琪頭大,官司判決後,消費者意識更匯流成排山倒海的巨浪,剛接掌交通部未久,還來不及完全掌握狀況的郭瑤琪,被推上巨浪頂端。

但不到一天的時間,交通部藉著握有上訴與否的決定權,成功迫使遠通電收做出空前讓步,將停損點設在官司宣判當天,ETC也得以繼續蹣跚前行。其實,到交通部任職前,郭瑤琪已經與遠通董座徐旭東碰過面,修約的默契,當時已經形成。

ETC開通當天,郭瑤琪巡視遠通電收位於國道一號中壢服務區的直營門市後,重砲抨擊遠通服務品質,隨後,交通部不斷向遠通施壓,逼迫遠通回應消費者訴求,就在第一階段修約告一段落次日,ETC官司判決,交通部更是毫不猶疑地將官司、民意的壓力全數轉向遠通身上。

郭瑤琪說,來交通部之前,就開始盤算ETC的問題,到了交通部後,卻發現問題遠超乎她想像中的嚴重,合約中對民眾的服務,「幾乎是一片空白」。

坦言ETC開通是嚴重的失誤

郭瑤琪坦言,ETC2月10日開通,「是嚴重的失誤」,當時,由於各方意見幾乎都認為官司一定會贏,她因此同意開通,沒想到,開通後的民怨,卻成為法官判決重要參考依據。

民意影響了官司判決、重創了政府形象,卻也成為郭瑤琪的助力,否則,遠通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讓步。

明快之外,尊重專業是郭瑤琪讓人稱道的政務官特質,2002年身兼北台灣抗旱指揮官時,她重用當時為水利署副署長的陳伸賢,得以解決南勢溪水源爭議。

這樣的特質,同樣表現在她對公共工程委員會兩位副主委郭清江、蔡堆的信任上,因為郭瑤琪的充分授權,郭清江得以放手推廣生態工法;蔡堆回鍋擔任交通部政務次長,也出自於郭瑤琪的堅持。

在那次抗旱戰役中,也讓人見識到郭瑤琪「愛哭」的特色,抗旱會議中,媒體經常從透明玻璃看到會場內的郭瑤琪紅了眼眶,生氣也哭、高興也哭、受委屈也哭,但一出會場,郭瑤琪只想繼續做事。

在郭瑤琪眼中,交通部是個「很奇特」的單位,她坦言,剛來的時候,「真的很痛苦」;郭瑤琪昨為交通部這盤散沙做了較和緩的詮釋:「一沙一世界」,她稱許部屬個個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但就是多了份防禦心、少了點凝聚力;自認和部屬還處在適應期的郭瑤琪期許,適應期能儘快結束,因為這樣,她才能做好「沙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