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藝復興建築之美 總統府見證台灣百年歷史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十六日電)日據時期臨時總督府,原本設在清末布政使司衙門,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有了興建永久廳舍計畫,因此,有了現今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與凱達格蘭大道交叉口的「總統府」,濃厚的文藝復興後期建築風格,這個「國定古蹟」見證台灣近約百年歷史。

日人當時在台北城內選定地址,原有陳姓及林姓的宗祠,為了建造總督府,勒令兩祠遷址;古蹟專家指出,日人建造總統府的位置,選在台北城的核心區,並將總督府朝向台北城東門,似乎象徵旭日東昇。

日據時期為台灣總督府的「總統府」,在日據時期為台灣最高統治機構,建築規模在當時也屬最大。

台北市文化局國定古蹟資料顯示,總統府一九一二年動工,一九一五年舉行上樑典禮,一九一九年竣工,總面積逾一萬坪,為當時東亞少數巨大建築之一。

西元一九○六年、一九○七年日人先後舉辦兩次懸賞設計競圖,初選七名入選,複審後評審團認為,第一名作品與荷蘭海牙和平館相像,決定錄取第二名長野宇平治作品為得獎者。

原本得獎的設計圖,規劃中央塔六層樓,裝飾也較平實,設計圖再請任職台灣總督府的建築師森山松之助修改後,中央塔加倍增高成為六十公尺,當時可以俯瞰台北盆地全景,同時,增加許多外牆裝飾,成為現今總統府的架構。

古蹟專家表示,總統府的建築風格屬於文藝復興後期型式,柱頭多為簡潔的多立克(Doric)柱式,但柱身及牆身多有橫帶,因此,外觀非常華麗。

總統府大廳內部則採複和式柱頭,四周圍繞的房間為辦公室,中央為大廳及禮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總統府遭受盟軍轟炸,中央塔左側衛塔被炸毀,當時並造成地下室死傷慘重;一九四六年修復左側衛塔及毀損門廳,但半圓球頂不復見,門廊全部改建,作成平頂,成為現今總統府的模樣。

總統府一九五○年曾短暫作為行政院辦公廳,隨後又改回總統府到現在;這座龐大、壯麗的文藝復興後期型式建築,見證台灣近百年的歷史,不僅是國定古蹟,也已成為台北市的重要地標之一,更是現代史的化身,下次經過,記得細細品味總統府的建築之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