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幼教界學界:幼教券政策成效不佳 應檢討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四日電)政府發放幼兒教育券每人每學期新台幣五千元已經五年,幼教界與學者專家今天指這項政策成效不佳,對富裕家庭只是杯水車薪,對弱勢家庭則往往無力供幼兒上幼稚園而用不到,建議政府趕快檢討及整合資源,對弱勢家庭與外籍配偶的幼兒從三、四歲起就介入輔助教育,以提升國力。 重建教育連線與台灣省教育會上午舉行教改總體檢每月一報的第六報記者會,針對政府幼教補助五千元政策,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理事歐姿秀、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批評政府花錢不能了事,幼教仍問題重重。

她們指出,目前幼兒每七人有一人是外籍配偶所生,且多來自邊緣家庭,幼教政策若不好好整頓規劃,未來外籍配偶子女與弱勢家庭子女將無法競爭,對國力提升將有負面影響。

歐姿秀表示,幼教券五千元對中產階級不無小補,對城鄉與貧富的影響有待商榷,幼稚園則有公立園所不夠與師資有待提升兩大問題。

她指出,幼兒教育仍未能落實正常化,未立案幼兒機構仍佔三分之一,以補習班形式成立的外語機構仍招收幼童,業者甚至超收幼兒園生,師生比不符規定,不合格師資高達六成,教學品質無法提升。

其實,家長更希望子女上公立幼稚園所,不希望上私立幼兒園所拿幼教券,政府政策卻從普設公立幼兒園變成普設幼兒園,提供資本財團覬覦幼教這塊大市場,加盟、連鎖業者興盛證明幼稚園公辦民營政策十年來已逐漸朝向商品化發展。

周祝瑛說,幼教政策不明,主管機關有教育部、內政部、地方政府等多頭馬車,幼教業的商業化發展走過頭,令政府束手無策。例如,坊間幼兒約有七成讀的幼兒園是補習班業者所辦,以補習班方式經營。

其次,弱勢家庭無法提供子女上幼兒園,例如不久前台北縣板橋有三名學前幼兒在家玩火燒死,他們就是弱勢家庭,數據顯示約有兩萬幼兒未能上幼稚園。

周祝瑛說,外國幼教政策有排富條款,日本二十年前到現在都依據家長收入訂其幼兒園收費標準,收入一百萬元的家庭子女收費一萬元,收入十萬元的家庭子女收費一千元;歐洲透過家長減稅方式讓幼兒都可上好學校;美國政府對弱勢家庭幼兒從三、四歲開始介入提供提早補救計畫;值得台灣政府參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