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胃癌篩檢基因晶片亮相 預測準確率達七成六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日電)胃癌病患接受手術後的存活率,現在有更精準的預測方法了,由國立台灣大學研發的胃癌篩檢基因晶片,透過分析腫瘤組織中三種與術後恢復程度息息相關的基因,可更明確預測術後的存活機率,以決定後續治療方式。準確度達七成六。

國立台灣大學下午舉辦「血管新生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會中並公布胃癌篩檢基因晶片及存活預測模式的初步研究成果。

台大在過去兩至三年間,共針對三十名、罹患一至四期胃癌的病人進行驗證,結果成功預測二十三名病人術後的存活時間長短。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去年十月十日,刊登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臨床腫瘤學期刊」,並正在國內及美國申請專利。

台大血管新生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張金堅表示,這三種基因是從兩百至三百種的基因中篩選出來,分別是「CD36」、「SLAM」及「PIM-1」,由於與人體的免疫力及血管新生、細胞凋亡能力有關,因此透過模式估算,就可以更精準的區隔、預測病人術後的存活機率。

以第三期胃癌為例,他說,傳統的分期只能粗略告知病人有百分之八十的比率,術後的存活期較短;但現在利用基因晶片篩檢,如果發現病人三種基因都有,那麼就較容易存活超過三十個月以上。

張金堅指出,有了基因篩檢技術,將能使治療方式更趨近個人化,也讓醫師更清楚知道是否要加強治療,讓該採取積極治療的病人不會被錯放,而預測較不好的病人,也能避免額外承受化療等痛苦,甚至對減輕國內醫療費用支出也有助益。

胃癌篩檢基因晶片每次篩檢約需一至兩天,目前正預計進行第三期臨床實驗,不過價格並不便宜,每次費用約在新台幣兩至三萬元間。台大血管新生研究中心現在也將同樣的篩檢技術,運用在研發肝癌、乳癌晶片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