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首季微幅衰退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四日電)根據工研院IEKITIS計畫 (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估計,2006年Q1台灣平面顯示器 (FPD)產業整體產業產值達新台幣3024億元,較前一季微幅衰退5.6%,其中大中小各型TFT LCD產值皆比上一季微幅衰退,但卻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顯示台灣的平面顯示器產業仍然動力十足。

ITIS表示,衰退的主因是季節需求因素,整體產業第一季的需求會比第四季減少,產值稍有衰退。然而整體產業與2005年同期相比,在TFT LCD的成長帶動下,整體產業成長76.6%。從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的面板部份來看,2006年Q1國內面板產值達2168億元,各種類型的面板產值均比上一季有衰退現象。

大尺寸TFT LCD產業,以TV面板來看,友達、華映、奇美等公司受惠於TV面板出貨增加,均有不錯的表現。但Monitor以及NB用面板因為受制於淡季效應影響跌價甚深,造成各家公司Monitor與NB用面板的平均出貨單價紛紛下降,使得此一部份的營收下降,影響較大的有華映、專攻Monitor面板的彩晶。

值得注意的是,奇美因淡季效應、歐洲LCD TV市場不如預期,以及庫存調整等因素,出貨量以及營收衰退幅度較大。整體而言,台灣大尺寸TFT LCD產業於2006年Q1的表現不俗,雖然每年的首季為傳統淡季,但國內的大尺寸TFT LCD產值只比2005年Q4衰退4%,與2005年同期相比成長94.1%,再次證明台灣大尺寸TFT LCD產業的實力堅強。

中小尺寸TFT LCD產業,也因為台灣廠商逐漸投入,使得Q1產值比2005年同期大幅成長71.5%,但同時也因季節性因素需求較低,產值比上一季衰退12.9%。TN/STN及OLED也因手機、MP3等系統產品需求減少及價格下滑因素,比上一季大幅衰退,尤其OLED第一季衰退幅度相當大,因台灣廠商主要銷售的MP3應用市場需求不如預期且價格下滑,產值表現不太理想。

在關鍵零元件部分,2006年Q1產值達856億元,與前一季相當,產值衰退2%,隨著國內面板大廠產能擴張,各關鍵零元件也擴大產能。2006年Q1玻璃基板產業較2005年Q4成長14%,呈穩步上揚。成長力道主要來自國內面板廠3.5到5代線投片狀況穩定,以及5.5代線、6代線產能持續開出,同時國內面板產業整體出貨量也並未大幅受制於淡季效應,再加上2006年Q1各世代線玻璃基板報價下滑幅度趨緩,使得台灣玻璃基板產業在Q1的表現仍以穩健的趨勢成長。

ITIS強調,推估2006年Q2在TFT LCD的成長帶動下,台灣FPD產業整體產業產值將達3263億元,將比第一季成長7.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