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因應蔬菜天災農糧署設法分散產地推廣盆栽法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錫璋中興新村特稿)每年夏天,台灣難免刮颱風,下大雨,葉菜類蔬菜受損反覆發生。農政單位飽受菜農與消費者壓力,除了應急地釋出冷藏庫存蔬菜及進口蔬菜外,也積極尋求治本良方,目前則正加強推動分散產地、研發新品種及推廣盆栽法等措施,致力降低天災的影響程度。

台灣夏天的氣候條件很適合生產葉菜類蔬菜,但也面臨病蟲害與天然災害威脅,一旦發生病蟲害或是刮颱風下大雨,就會造成大面積蔬菜損失,供應量會明顯減少,市場出現供不應求而價格上揚情事。

風雨天災的危害最大,一旦颱風豪雨侵襲中南部主要蔬菜產區,菜價就會發生明顯波動,菜農因欠收而叫苦連天;消費者也會因買不到便宜的新鮮葉菜類蔬菜而抱怨不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吳姓科長表示,天災無法預測,遭受侵襲時也不能防止風雨損害栽培中的蔬菜,農政單位能做的就是事先提醒菜農加強防範、提早採收,以及災後的救助、協助復耕,甚至協調農民團體釋出冷藏庫存蔬菜及輸入進口蔬菜應急。

農糧署官員說,每年夏天天災問題總會重覆出現,光靠應急方式無法有效根本解決蔬菜供應失調問題,農糧署正著手尋求治本方案,目前主要是朝分散產區、研發耐熱品種及推廣盆栽栽培法三大方向努力。

由於台灣夏天的風雨災害未必會侵害台灣全島,農糧署說,如果能夠把蔬菜產區做出良好的分散,不再集中在中南部或宜蘭等特定產區,即使部分蔬菜產區受到天災摧殘,其他產區也可以繼續供應,天災的風險就會降低至最低程度。

農政官員又指出,除了分散產區外,增加蔬菜供應量也是重要的作法,許多大宗蔬菜都只在冬季生產,如果可以研發出新的耐熱品種,就可以增加夏天葉菜類蔬菜的供應數量與種類,再配合冷藏庫存措施,夏天的蔬菜供應量就會大大提升。

另外,農糧署官員說,針對葉菜類蔬菜容易泡水損害問題,農政單位也設法加強推廣盆栽或穴盤栽培的技術,協助菜農改採離地生產模式,在網室內栽培蔬菜,這種栽培方法不僅可以解決泡水問題,同時能夠有效控制生產環境,減少病蟲害發生,甚至可以生產出高品質的蔬菜。

農業是靠天吃飯的行業,葉菜類蔬菜又是相當脆弱的農產品,傳統的地耕法已無法免除風雨天災的破壞,研發新的栽培方式與蔬菜品種,才能根本解決夏天葉菜類蔬菜價量不穩定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