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嘉義生態池捕魚給教養院孩童食用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嘉義縣政府所規劃養護的「荷苞嶼生態公園」,在做好環保之餘,卻意外的有了收獲,400斤的花鰱和鯽魚,於6日在環保局人員的協力下,從生態池中撈起,送給聖心教養院的孩童食用,院長劉振旺為此相當感激。

環保局長林榮和指出,「荷苞嶼生態公園」係採用人工濕地FWS型生態工法設計,在濕地內的淨水沼地中種植挺水性(香蒲、蘆韋、台灣水龍、過長沙、雲林莞草及輪傘草等)、沈水性(水蘊草、金魚草等)及浮水性植物(白花水龍、睡蓮等) 水生植物。

環保局說,「荷苞嶼生態公園」因其生態與自然濕地類似,具開放水面區、水生植物密區、生態島等環境特質,可吸引野生動、植物,呈現「棲地重現」的功能,而且可利用附著植物根系的微生物分解水中污染物,並藉由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水中溶氧,以利進行好氧分解、達到污染物降解及水質淨化之目的。

但因濕地內自然生長的魩仔和鯽魚群,會吃掉這些水生植物,且具有翻土性,造成淨水池的混濁,環保局為強化濕地淨水功能,而於6日進行濕地圍網捕魚,共捕獲近400斤的魩仔、花鰱和鯽魚,由林榮和局長親自送到聖心教養院供院童加菜,做環保還可做善事,一時傳為地方佳話。

環保局表示,這些魚都是自然生成的,沒有任何人工飼養添加物,也是一般所謂吃素的魚種,該局淨化水池做環保、還可孕育出高品質的魚,真是一舉兩得。

據了解,位於嘉義縣東石鄉的重殘養護中心「聖心教養院」,是1902年出生於瑞士巴爾城、1953年輾轉來台傳教的蒲敏道神父為照顧社會中許多重度智障人士、在1990年創辦所創立,目前收容了上百院童,空間十分擁擠,目前正積極籌建新址,劉振旺院長感謝各界共襄盛舉。◇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