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西螺大橋節」最耀眼的隊伍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憓陵/西螺報導) 雲林縣西螺鎮是一個古老的小鎮,向以西螺大橋聞名全台,這座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始自日治時期就已建造的大橋,歷時14年才完工,當時為彰化與雲林兩縣間唯一的交通要道,也是亞洲第一座大鐵橋。但因高速公路之興築,西螺大橋的重要性已今非昔比,加上維修費用過於龐大,任其自然毀損是它今後可能將面臨的命運。

為了重現西螺大橋的歷史價值,螺陽文教基金會希望藉由舉辦活動來喚醒鎮民對大橋的記憶與重視,並尋求轉型的可能。從民國89年創辦至今已連續7年舉辦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便是西螺鎮民在此理念結合下共同努力的成果,這個節慶也已經成為雲林縣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

2006年大橋文化節的新面孔

西洋鼓隊遊行隊伍(大紀元記者董憓陵攝影)

腰鼓隊的表演(大紀元記者董憓陵攝影)

2006年7月7日登場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出現了一批嶄新的面孔,一群法輪功的朋友應主辦單位邀請參與表演,內容包括了腰鼓隊、西洋鼓隊、功法表演等多樣性風貌,精彩的演出,獲得現場民眾的掌聲與好評。

腰鼓隊隊長陳小姐表示,腰鼓是鼓樂的一種,在唐代已經開始流傳,至今已有1千多年的歷史,從敦煌壁畫以及古代詩詞中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一般在喜慶、豐收、戰爭等場合上常被廣泛運用,此外,農民在插秧、鋤草的田間勞動時也會擊鼓歌唱,代表著豐收的無上喜悅。

遠從台北、嘉義、台南等地來參加的西洋鼓隊隊員,平日各自利用工作之餘練習,但或許因為都是修煉一樣的功法,所以即使是臨時聚集緊湊上陣,也能展現出高度的默契和協調感。

西螺大橋大舞臺煉第五套功法(大紀元記者董憓陵攝影)

在西螺大橋河堤煉動功(大紀元記者董憓陵攝影)

穿著黃色法輪大法上衣的100多名群眾,安靜地坐在大舞台上煉功,祥和寧靜的畫面與古老的西螺大橋相互輝映,吸引了許多民眾的目光。

另一個特別的新面孔是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所成立的新唐人旗鼓隊,他們在7月9日傍晚時抵達會場參與演出。新唐人旗鼓隊曾於2005年2月在紐約林肯中心及華盛頓DC華納劇場上盛大公演,鼓隊沉穩渾厚的鼓聲加上旗隊壯闊舞動的旗海交織,呈現出大唐盛世的輝煌氣魄與華人藝術的獨特魅力。

腰鼓隊(大紀元記者董憓陵攝影)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所成立的新唐人旗鼓隊(大紀元記者董憓陵攝影)

這些視聽結合的動人饗宴,除了彰顯出西螺大橋在當地人們心中所代表的重要意義之外,也讓這場以觀光文化為主軸的節慶盛會相得益彰,更為在場參與的民眾留下了美好的回億。◇(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