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醫短腸症候群早產兒 喜獲重生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二十日電)早產兒「升升」因短腸症飽受營養不良之苦,並一度因嚴重低血糖併發敗血症送醫急救,經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施予居家全靜脈營養注射一年餘,體重漸升,他今天與父母及三胞胎兄弟出席院方舉行的記者會,為病症療程現身說法。

「升升」是早產兒三胞胎,排行老二,出生時只有二十八週,體重九百七十公克,滿月時罹患壞死性腸炎合併腸穿孔,連開三次刀,小腸只剩短短的三十公分,引發短腸症候群併發症,主要症狀是嚴重腹瀉及營養不良。

「升升」開完刀住院期間,接受全靜脈營養注射,五個月大時,體重尚可達三點五公斤,但由於其殘留的小腸無法完全吸收營養,他出院後體重一直無法上升,一歲時體重仍只有三點八公斤,瘦弱身軀,難以翻身及站立。

「升升」兩歲時,發生嚴重低血糖狀況併發敗血症,住進高醫加護病房,那時升升的體重仍只有三點八公斤,「升升」的父母接受醫師建議讓兒子接受長期全靜脈營養注射,每天在家「吊點滴」至今一年多,「升升」的體重也增加到十公斤。

有一天,升升早上的「便便」成形,父母興奮的拍照留念,他從不會坐、也不會站到現在能牽著走路,從不會講話到現在會叫人,過程艱辛。

高醫注射新生兒科主治醫師陳秀玲說,為讓「升升」長期使用全靜脈營養注射,於是對「升升」開刀植入中央靜脈導管,這是一種可用來傳輸藥物及輸液的裝置器,放置在人體皮膚下。

她表示,整套設備包含一個注射接受器和一條導管,注射接受器放置在胸膛壁,導管則與大血管相接,還須使用專用的垂直針來置入注射接受器,每天並要消毒插針處,以免感染。「升升」每天在家「吊點滴」,過程頗為麻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