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張錦華:消失的中國維權報導

台灣媒體以「四不一沒有」、「三要」報導中國新聞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儀婷/新竹報導) 台灣大學新聞所所長張錦華教授,出席4日假新竹清華大學舉辦的「關注中國維權,台灣與國際同步」座談會,張錦華教授以其新聞研究專業,分析台灣媒體對中國大陸新聞的失衡報導。

曾發表『尋找「失蹤」的大陸新聞!』一文的張錦華說,2005年台灣媒體報導大陸貪污腐敗與維權的新聞,以聯合報為例,整年報導不超過五件。中國時報則不超過十例。而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陸腐敗官員侵占國有資產外逃,約500億到八百四十億美元,但不見台灣媒體報導。張錦華指出,每一則貪污的背後都是人民權益的受損。

張錦華以中共官方統計數據表示,人民因權益受到壓抑導致的維權抗爭,在2005年計有八萬七千件,前年則有7萬4千起大大小小的超百人以上的維權抗爭!平均每天有幾百件暴動抗爭。但在台灣,這些報導卻是了了無幾,一年僅有個位數字的新聞披露。應該有的報導竟然全部都「失蹤」了?張錦華說,這是巨大的落差!

張錦華以廣東汕尾事件為例,以「四不一沒有」、「三要」列舉台灣媒體報導中國新聞的特色。所謂「一沒有」是指沒有報導。「四不」即是:不作太多報導、沒有前因、沒有後果、以及不報導受害者談話。「三要」是指: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淡化」新聞、正當化中共或政府單位處理、以及污名化受害者,稱其為鬧事者或滋事者。

儘管如此,張錦華仍認為邪不正勝,各種聲音將經由不同管道傳送交流、連結。如郭、焦兩人突破網封,向各地發聲。張錦華以王文怡事件分析國際媒體報導,她認為,媒體是有希望的!

張錦華指出,儘管國際媒體受到中共的壓抑,藉由王文怡事件,國際卻也披露中共可能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一事,國際媒體稱王文怡為人權抗爭者、質疑者。反觀台灣,張錦華遺憾的表示,少數媒體以「四不一沒有」、「三要」方式報導,淡化事件、污名化抗爭者。

張錦華認為,整體國際媒體表現上,已出現關注與報導中國維權事件,是良心的覺醒,將可獲得更多人的支持與共鳴。張錦華認為,任何極權的鎮壓,隨著政局凋零都會遭到淘汰。人類的信仰與自由的聲音,隨著歷史長河,一定會成為主流。◇(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