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聞人出版新書 為交趾陶做見證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嘉義市記者公會理事長蔡榮順,歷8個月時間,長達4萬餘字的藝文新書-「台灣傳統工藝」交趾陶與剪貼,為見證台灣交趾陶的歷史。於6日上午在嘉義文化中心舉行新書發表會,由於其中有許多珍貴的圖文資料,深獲藝文界肯定,贏得熱烈迴響。

據市文化局表示,這本新書「台灣傳統工藝─交趾陶與剪黏之源流及發展」,係由文建會指導、嘉義市文化局委託、財團法人金龍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榮順所撰寫的。書蒐集200多張照片,紀錄了台北至台南之間的古廟、宅第保存傳統交趾陶與剪黏的一些代表作品,對當代各流派的觀點,客觀的加以研究整理,頗具收藏價值。

發表會中,金龍文教基金會就交趾陶來源指出,葉王的交趾陶在1930年,曾掀起國際研究收藏熱潮,而於民國60年,交趾陶作品受到國內外爭相收藏觀賞,然而近代傳統工藝生存已受到重大威脅,「嘉義是交趾陶的故鄉」正面臨嚴重考驗。因此要如何振衰起蔽,嘉義市尚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從民國86年起即編輯交趾陶學術研討文集的蔡榮順理事長,他昨天表示,編書的目的首先是基於個人的興趣,他說,著書不難,但要長期完成一部書,則須有耐力才行。

文化局則表示,交趾陶與剪黏是中國南方的建築裝飾特色,在台灣代代傳承而發揚光大,成為台灣傳統工藝的重要資產。本書對交趾陶的淵源做出系統性的調查報告,有助於文化資產的保存和研究價值。

蔡榮順最後針對有關文化資產的保存,提出他的看法:1.對於古蹟修護資格,再次辦理匠師審查或謀求補救之道。2.對新版文資法有關登錄、推廣、傳習、保存與維護的落實執行,以協助傳統工藝不致湮沒失傳。3.政府單位應重視公共藝術的規劃和工藝之都的塑造。◇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