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最後巡禮 墾管處辦探訪阿朗壹古道活動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二十日電)台灣本島公路唯一缺口|阿朗壹古道,公路局已在台東縣施工,屏東縣因環保團體反對,尚未施工。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舉辦探訪阿朗壹古道活動,在台二十六線公路打通前,帶領民眾做古道的最後巡禮。

台二十六線的打通,原本沿著原始海岸線開闢道路,由於破壞生態,也破壞墾丁國家公園生物的母地,墾管處和環保團體都站在反對立場,公路局目前將屏東縣境的路線往內部的山區移,屏東縣部分正在進行生態評估,兩年後,將進行開闢。

台灣本島公路唯一缺口阿朗壹古道要以台廿線貫通,讓環保團體不滿也不捨,他們在屏東通往台東縣的古道山區樹上結滿「疼惜台灣最後一段海岸線」布條抗議。//中央社

即便往內移,仍對墾丁國家公園的生態造成威脅,今天,三十六名參加探訪古道的民眾,從恆春東門古道在屏東的起點開始,一路到九棚,再到旭海觀音鼻,聽著墾管處的解說員說明早期原住民是如何經由古道從屏東遷移到台東。

解說員在九棚以既成道路向民眾解說,道路開闢後,台灣難得一見的珊瑚礁海岸全部都被消坡塊破壞,而一旦公路打通,原始林被破壞,椰子蟹的故鄉也被破壞,一路上,走過古道多次的林管處解說員劉育忠不時呼喊著要大家看飄在海面上的海龜。

古道在屏東縣旭海觀音鼻一帶,整個海岸都是巴掌大的鵝卵石 (又稱南田石),全台灣海岸,就只剩這裡的海灘全部是鵝卵石,圓潤、平滑,讓人愛不釋手,越到台東縣南田境內,石頭越大,從巴掌大,到比成人的頭還大,海浪一打,鵝卵石就發出互相碰撞的鼓聲,不得不嘆服大自然的力量。

阿朗壹古道的鵝卵石 (又稱南田石 )海灘,是全台僅剩全部都是鵝卵石的海灘,這是屏東縣旭海段的鵝卵石海灘,每粒石頭都有巴掌大。//中央社

在觀音鼻與台東縣南田的交界,古道在二次大戰時被炸毀,只有在退潮時,可以通過,今天漲潮,無法經由海岸繞過礁岩到南田,探訪民眾爬上這個「終點礁石」做為探訪古道成功的留影,探訪民眾從這裡原路折返。

媒體一行人與墾管處長施錦芳則爬上山頭,繞到台東縣南田,這是未來公路即將以隧道方式打通台二十六線的路線,山上往下看,整條原始海岸美得令人驚嘆。

墾管處長施錦芳表示,台二十六線內移路線最後是接墾丁國家公園在滿州的屏二百線,整條道路的開通,使用率其實達不到經濟效益,但卻會讓生態斷脈,屏二百線開拓後,造成附近土石鬆軟,好多年後,才慢慢趨於穩定。

越過山頭抵台東縣南田,看著已經在施工的台二十六線,屏東縣部份已經不可能不開闢了。二十七日是墾管處辦探訪阿朗壹古道最後一梯次,墾管處表示,不會再辦,這次舉辦只是讓大家在公路開通前,看看古道原貌,墾管處還有很多的活動要辦。

阿郎壹古道是環島公路本島唯一的缺口,是昔日原住民打獵、平埔族遷徙的道路,古道在清光緒初年施設,又稱「瑯嶠卑南古道」,從屏東縣牡丹鄉到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

阿郎壹古道是台二十六線的規劃道路,二00三年完成環境影響評估,二00四年進行細部計畫設計,計畫在塔瓦溪口至牡丹鼻山之間,開闢隧道,朝生態旅遊路線發展,以完成台灣環島公路系統,二00五年,交通部積極推動台二十六線施工,台東縣南田段去年初發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