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埔事件100週年 客委會鼓勵史家找出真相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十二日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今天表示,新竹縣北埔客家鄉親一百年前起義抗日事件,日本官方文書記錄為被統治者的錯,客委會鼓勵文史工作者與歷史學者以台灣主體史觀和客家觀點研究提出更多歷史真相,對於冤死者,政府可協助取得平反,甚至採取法律行動向日本求償。

北埔事件一百週年記者會上午在新竹縣新埔鎮地方文化館舉行,由新竹縣長鄭永金主持,李永得應邀致詞,他下午在台北接受媒體採訪說,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這幾天剛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客家大戲「乙未丹心─吳湯興」,這是1895年清朝政府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後,苗栗一帶客家先賢姜紹祖、吳湯興等人抗日的英雄故事。

李永得表示,吳湯興抗日後十二年即1907年十一月十四日再爆發北埔事件,這是乙未吳湯興抗日事件留下的火種,也是日本佔據台灣初期第一樁台灣同胞武裝抗日事件,參與者主要是客家鄉親與賽夏原住民。

但是,日本後來成功誘捕逃入山區的起義人士,並將其扭曲成一般「社會事件」對國際社會做交代,以樣板審判將九人處以死刑,甚至以大鐵釘貫穿九人手掌心,推入大土坑放火活活燒死,事件發難地點內大坪村幾乎被屠村,受難家屬無法替家人收屍,又遭世人誤解,心中悲苦,抑鬱而終,甚至有人改名換姓離開北埔。

李永得指出,依照當時殖民統治者日本官方史料,北埔事件是社會事件,指當時起義領導者蔡清琳因為追求日本酒女不成才作亂,但有這麼多人願意參與抗日並喪生,絕對不是單純的事件,顯然這事件還有很多可討論的空間。

他表示,當時被判刑的九人與殺害處決的一百多人埋骨的地方已經找到,研究初步發現死者死狀極慘,如利器穿過人體、彈頭穿過人腦,鑑於殖民統治者一向與被殖民統治者對立,且日本在台灣光復時毀滅一些史料,因此,行政院客委會鼓勵文史工作者與歷史學者多投入北埔事件的研究。

李永得同時呼籲投入北埔事件研究的歷史學者要以台灣主體史觀與客家觀點來研究,才可真正瞭解真相,如果起義者是為了反抗殖民者不合理的統治,那就應該是義行而不是犯行。

他表示,在調查研究過程,如果更確定冤曲的死者,政府願意為其取得平反,還給其公道,甚至協助其後代採取法律行動,向日本求償;同時願意協助北埔事件發生的一些地點建立文化地景與公園,提供後人悼念並記取教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