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韓報專刊:台灣輔導外籍移民不餘遺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十一日專電)南韓「國民日報」今天以專刊的形式報導「台灣對外籍移民的輔導不餘遺力」的實際情況;報導指出,尤其台灣教育部製作的外籍配偶基本教育教材等,被視為是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範例,使得急劇多元文化家庭化的南韓社會,頗為羨慕和關注。

國民日報十日刊出該報特派記者黃一淞所做的專題報導中,對於台灣政府對多元文化家庭的輔導教育,作了大篇幅的介紹。

報導舉例說: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七時,台北市民權國小某教室傳來陣陣香味,置於教室後方的瓦斯爐上放著巨大的鍋子,鍋中正在煮沸著食物,皮膚黝黑的東南亞外籍配偶們忙著將食物盛入碗盤和放在桌上。

越南出身的魏阿美介紹說,因為這堂課剛好是學習與吃有關的中文,因此,特別在料理中加入以前認識的韓國友人喜歡吃的泡菜,以及台灣泡麵等食材,準備作出一道融合多元文化的料理。

二十六名自菲律賓、越南、智利遠嫁到台灣來的外籍配偶與子女們,不分國籍津津有味的享受這一道料理,她們的中文發音雖然有點生硬,但這群外籍配偶的臉上卻展現出即使是一個字也要好好學習的熱誠。

與五歲兒子一起上幼稚園學中文的阮淑嫻表示,自從在學校上課後,她就充滿自信;學習不過三年,已達到能以中文寫信的程度,現在則與兒子互相競爭誰學得比較好。

報導說,台灣針對外籍配偶實施的教育輔導,被視為是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範例。全部分為七十六個階段,從發音、注音符號開始,到查字典方法、作文等,分階段、有系統接受中文教育。除教授她們儘快適應台灣社會的教育外,同時也傳授文化與意識教育。

只要外籍配偶本人有意願,一個月約有二十至二十四個小時,可利用公立學校所運作的終身學習設施接受教育。

教育部還製作外籍配偶基本教育教材、「新移民配偶、新國民教育教材」等數十種指南分發。部份學校還自行編製上課教材,民權國小就編製了「外籍配偶新移民班終身學習中文教材」等七種的教科書並使用中。如此作法對於外籍配偶的社會統合教育甚有助益。

此外,台灣對於每年增加的多元文化家庭的子女教育,毫不吝惜提供支援。在公立幼稚園,優先安排多元文化家庭子女,在小學、中學並實施課後輔導課程。對於雙薪家庭無法在家教育子女的父母,還引進由大學生志工協助教育子女。這群未來將成為社會中堅份子的大學生們,透過接觸多元文化家庭的子女,將有助於增進對多元文化的理解,並消除文化的偏見。

不僅如此,台灣還致力在學校推動多元文化家庭子女的「一家人」意識,使他們不歧視。目前有五十名多元文化家庭子女就讀的民權國小的走道與階梯,就張貼著包容理解不同文化與人種的各種海報。

報導指出,在紐西蘭生活一陣子,移居台灣約一年的十歲男童狄洪表示,雖然在廣大草原可騎自行車的紐西蘭比較好,但在台灣卻交到許多朋友,學校生活也很令人滿意。他雖然在台灣生活不久,但已能以流利的中文表達想法。這與多元文化家庭出身的子女在韓國受到集體欺侮的痛苦,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對比。

台灣教育部督學謝明昭指出,文化多元性的尺度和對多元文化家庭支援與否,攸關未來的國家競爭力,台灣政府於二零零四年針對外籍配偶建立終身學習制後,每年修正補強各項問題點。

多元文化家庭的父母為了照顧子女往往頗為吃力,學校對他們特別實施補習。父母與教師每兩週聚會一次,彼此分享子女在學校生活有無困難的意見。

報導強調,過去不少台灣人以「中華思想」為基礎,也對其他民族產生排他性的想法,現在正逐漸改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