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台智庫:兩岸關係大選後會緩和 大陸民主有助兩岸關係

扁表示任內台灣不會宣佈獨立 美智庫指中國政治變化可能為美中台前景造成突破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宇心綜合報導) 台灣明年初舉行立委選舉和3月舉行總統大選,台灣和美國智庫專家學者認為,不論哪一位候選人當選,兩岸關係都能趨於緩和,因為北京不希望搞壞與台灣新總統的關係,特別是在奧運會舉辦前,北京會盡力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由於台灣主題意識的不斷升高,台灣新政府將繼續與北京保持距離。

美台智庫專家預測兩岸關係大選後會緩和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12月10日舉行台灣選舉研討會,邀請多位台灣和美國智庫學者、專家參加。

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任游清鑫表示,台灣民眾一方面希望兩岸能維持緊密關係,一方面也希望台灣能發展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但如果台灣外交受到中國的打壓,民眾寧可犧牲兩岸關係來加強發展外交。

他表示,許多人認為,如果馬英九當選,將延續國民黨與中國親近的路線,但事實不會如此。新政府仍然需要與中國保持距離,因為他必須考慮到台灣仍持續升高的主體意識,以及大部份人民希望維持現狀的意願。

游清鑫認為,選後台灣的政局將呈現越來越多的兩黨競爭局面。此外,台灣認同以及「獨立台灣」的意識也會增加。不過,他強調,獨立台灣並不代表台灣獨立,只是尋求更多的國際參與空間。

台灣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鄭端耀指出,這次的總統大選,候選人的政見幾乎看不見,完全被公投議題所掩蓋。北京和華盛頓如果不希望入聯公投持續升溫,就不要過度批評公投或陳水扁,因為這只會讓入聯公投更有吸引力,在大選中顯得更加重要。

該中心副研究員劉復國也表示,中國從經驗中學到教訓,不敢直接對台採取動作,改以對美施壓,要求華府共管台灣。但事實顯示,美國的壓力對陳水扁總統產生的效果有限。

多數與會的台灣和美國智庫學者、專家都認為,兩岸關係,美台關係甚至台灣對外關係,在台灣大選後會進入新時代,會更切合實際。

台灣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委劉世忠則認為,台灣認同之所以在台灣直線上升,絕對不是政府所能操作,而是許多外在因素所促成。

他說,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基本上是承認一中的,兩岸對話也持續進行,但中國在國際上對台灣的打壓,並未因而緩和,以致於後來會有「兩國論」的出現。

陳水扁總統上台初期,也曾提出未來一中及政治統合的說法,但中國態度也未因而變得友善。

劉世忠強調,中國在世界衛生組織及許多國際場合欺負台灣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如果未來北京繼續以對待陳水扁總統的方式對待台灣新領導人,他看不出兩岸關係有何改善的空間。


陳水扁總統12月10日接見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向美方表達台灣推動入聯公投案的決心。(中央社)

扁強調台灣不會戒嚴 薄瑞光再批入聯公投

陳水扁總統12月10日接見到訪的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時強調,台灣不會戒嚴,明年的立委、總統選舉一定如期舉行,這是台灣人民的基本權利,也是民主的實踐與落實。

晤談後陳水扁接受美聯社專訪時指出,有人說他會利用選舉期間,作出宣佈台灣獨立的意外之舉,「那是完全沒有的事情,那是來自中共的恐嚇,來自中共對美國施壓的藉口。」

薄瑞光11日離台前重申,美方反對入聯公投的立場,認為入聯公投只會製造麻煩,但美國會繼續支持台灣擁有更多國際參與空間。

他說,美國也要求中國應當冷靜自制,等待台灣新領導人產生,美國籲請北京方面,「不要過度反應,不要做蠢事」。

薄瑞光表示,美國對謝、馬兩位總統參選人沒有偏好,美國認為新總統應有機會,在新的思維下處理兩岸關係。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晤談後表示,台美是朋友關係,他能體諒美方承受中國的壓力,但他相信入聯公投一定會通過。他同時強調,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需要實施獨立公投。他表示當選後會改善台美關係,恢復雙邊互信。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則指出,他和薄瑞光晤談時強調,國民黨並非麻煩製造者,如果他當選,他承諾不統不獨不武,不會片面改變兩岸和平現狀。

薄瑞光表示,胡錦濤政府對台的策略,比以前更具彈性且複雜。他認為,兩岸用各自的角度去詮釋美國的台海政策,相當有趣。

薄瑞光指出,美國是在國家安全政策下,衡量自己的利益作出決策,北京希望讓國際社會認為,是美中雙方共管、合作處理台灣問題;台灣則認為,美國所作所為是在討北京歡心。

針對薄瑞光離台前再批入聯公投,台灣總統府定調是「不再回應」。不過,府方人士分析,薄瑞光的發言一方面講給中國聽,一方面講給台灣民眾聽,「看可不可以讓投票率低一點。」

陳水扁在12月13日出刊的德國《時代週報》專訪中說,德國總理梅克爾接見達賴喇嘛,不顧北京抗議和德國在中國的經濟利益,可見價值比利益更重要,「我們非常敬佩梅克爾總理。」

針對歐美批評入聯公投,陳水扁說,防衛台灣最好的武器是民主,公投是台灣走向民主化不可避免的一步。北京稱公投是台灣走向台獨的第一步,其實是錯誤的,在他任內台灣不會宣佈獨立。

美智庫專家指大陸民主有助兩岸關係

2007年是海峽兩岸交流20週年。台灣海基會12月7、8日舉辦研討會回顧兩岸關係,美國智庫專家學者認為,只要中國大陸不走向民主化,兩岸關係將持續僵持。

美國外交政策理事會高級研究員葉望輝表示,美中台三方目前的局勢將持續下去。他認為中國政治的發展可能為美中台未來的前景造成突破。

葉望輝認為,經濟是未來兩岸關系最大的變數。他指出,中國在未來20年持續兩位數經濟成長的可能性很低,如果遭遇類似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獨裁的政治體制就可能要面臨挑戰。

葉望輝表示,中國經濟開放增長不但沒有降低對台灣的威脅,反而更加強軍事的部署。造成兩岸漸行漸遠的原因,一部份是台灣的自我意識提高,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中國沒有走向民主化。

葉望輝認為中國民主化可能有助于縮小兩岸差距,增強互信。而卡內基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裴敏新則認為,兩岸最終對於未來都必須妥協,而制定中程協議是未來20年相對可行的方案。

裴敏新說,「根据共產主義政權轉型的經驗來看,這种体制轉型往往是劇變,而不是漸進。」面對中共一党專政的現實,葉望輝呼吁台灣加強改善与中國大陸人民的關系,爭取支持。

美國華裔非營利團体組織「百人會」12月10日在華府國家記者俱樂部發佈民調顯示,64%美國國會工作人員、54%商業領袖、57%意見領袖、46%一般民眾,同意美國應在中國與台灣關係的議題上采積極角色,比例較2005年上升。

大部份的受訪中國民眾,包括52%一般民眾、66%意見領袖、57%商業領袖認為,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最適當方式,是透過擴大兩岸交流達成統一。53%一般民眾和商業領袖認為,台灣議題正往和平解決邁進;32%意見領袖則認為,台灣議題已成僵局。

此外,美國民眾擔憂中共軍力發展造成的嚴重或潛在威脅,比例由2005年的66%,上升至75%。

在處理中美關係上,七成美國受訪民眾給予中共政府負面評價;六成六美國受訪民眾給予美國政府負面評價,相較於中國的五成五。

這份民調8月至9月間在美國與中國同時進行。美國受訪群體共1650人,中國方面共4463人。◇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