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獅海豹骨董級潛艦年逾花甲 創世界紀錄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十八日電)三項軍購中的潛艦項目,成為在野黨質疑焦點。事實上,籌獲新一代柴油潛艦,一直是軍方力爭目標,尤其海軍仍在服役的海獅號、海豹號茄比級潛艦,早已超過六十高齡,不但是全世界僅有兩艘從二次世界大戰服役到二十一世紀的潛艦,連國防部長李傑都曾擔任過海獅號的艦長。

也因為海軍細心維護、保修,讓兩艘骨董級潛艦依舊抱持即戰力,執行任務一切正常,堪稱世界奇觀,不但軍方許多外賓都指明要參訪,知名的美國舊金山潛艦博物館甚至委託Discovery頻道來台製作海獅潛艦電視專輯,但為保密需要,預計兩艘潛艦退役後才會播出。

潛艦作為海軍的重要兵種,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兩次世界大戰均表現卓越。國軍直到以土法煉鋼方式,模擬義大利與日本主要從事滲透爆破的水下載具,於一九六九年建造海昌艇隊和海龍、海蛟兩艘迷你潛艇後,才終於成立第一支真正可以執行作戰任務的潛艦部隊。但當時每艘小潛艇只有艇員六員。

美國在一九七0年代根據台美協防條約,將兩艘除役的茹比級潛艦轉移給台灣,才讓國軍真正擁有現代海軍的潛艦戰力。這兩艘潛艦,係於一九四三年分別在美國費城及康乃狄克州製造,都是美國海軍於二戰期間建造的「Tench」級柴電動力艦隊潛艇,分別編為SS478Cutlass和SS426 Tusk,其中海獅比海豹略早下水;兩艦並在1940年代末進行Guppy級性能提升改裝。

根據海軍資料,茄比級潛艦長約307.5呎、寬27 呎,排水量水上約1813噸,水下約2400噸,動力系統採38D8Q柴油主機,水下達5200匹馬力。原配備MK-29戰鬥系統,以及SS-2型搜索雷達、被動聲納、主動聲納,及DUUG-1B聲納預警器,可搭載75人。

國軍一九七一年執行「水星計畫」,赴美接艦,次年返國正式服役至今,已是高齡六十歲的古董級潛艦。不過海軍直到一九八四年才配合「劍龍專案」,由荷蘭建造海龍、海虎軍艦,海獅與海豹艦才改為擔負反潛訓練及水下作戰任務。

為珍惜這股難得的戰力,海軍先是依水星計畫,於一九七四年在海軍第一造船廠成立潛艦修護處,專責茄比級潛艦修護;一九八七年結合劍龍計畫規劃,於左營北港興建專責廠區,改編成潛修中心,細心維護保養下,讓海獅等兩艘骨董級潛艦仍具一定戰力。

海軍潛修工程處也曾自豪地指出,海獅、海豹艦齡都超過六十年,但修後檢測仍能維持設計標準,每經大修,都驗證海軍具堅實的潛艦維修能力,近年美技協人員來台更深表訝異,多次肯定海軍潛艦後勤支援能力。

由於兩艘茄比級潛艦實在太舊,例如續航力原本可達4500浬,並有能力海中獨立作戰達45天,潛航最大速率12節,水面最大速率16節。但經六十年後,均大不如前,潛航深度受限,艦上電瓶蓄電力不足,執行呼吸管高速充電時間長,已無法滿足作戰需求。因此海軍才積極希望順利籌獲新潛艦,以充實戰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