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澎管處推石滬祭活動 吸引遊客參與體驗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耀彬澎湖縣二十一日電)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去年盛大推出「2006澎湖石滬祭」體驗活動獲得各界遊客青睞後,今年自本月起至十一月,仍將賡續辦理這項全台唯一且特殊的「2007澎湖石滬祭」活動,並即日起開放各旅行業者組團招攬遊客參與和領略這份海的饗宴。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人員表示,「2007澎湖石滬祭」活動,經由各業者領隊帶領遊客到吉貝島退潮時撈捕刺河豚、員貝島潮間帶堆石墩捉「紅貓」、七美島雙心石滬前訂情聽演唱,讓遊客多重體驗澎湖古早的漁撈樂趣。

澎管處人員指出,石滬是集合先民智慧與經驗發展出的漁撈方法,先民砌建石滬的歷史,可追溯二百五十年前。全國的石滬,又以澎湖縣的石滬數量堪稱全臺之冠,目前約有五百六十座,其中有八十八座集中在澎湖北海吉貝島。目前在吉貝旅客服務中心設有石滬館,免費供人參閱。

他指出,為讓遊客們體驗古早澎湖漁民的智慧,澎管處已著手進行石滬的分級計畫,把可及性高,維護完善的石滬列出,現在有十座,在石滬祭期間結合旅行社,包裝出巡滬體驗活動。

他同時說明,澎湖的珊瑚礁岩地形發達,尤其在北海地區多淺灘,退潮時潮間帶可達二公里,潮差大,再加上風速強,魚兒喜歡進入礁岩間避風,漁民們利用岸邊的玄武岩、珊瑚礁岩,並視潮流,疊砌成心形石滬,滬的尾端要捲曲,因為洄遊性的魚類只會順著潮水遊,漲潮時遊入滬內,就像是張陷阱,退潮時,魚兒遊不出去,漁民即可在石滬內撈捕。

他補充說,澎湖的北海漁場,常有成群的魚類洄遊到當地的礁棚,白帶魚、鮸魚、紅魽、丁香魚、臭肚、炸彈魚等,是石滬常捕到的魚類。早期滬主們在每天退潮時,要穿上草鞋、挂上魚網、背著竹簍,到石滬巡察魚群遊入的情況;現在,遊客們可以在退潮時,跟著滬主一起進入滬房內撈陷在滬內的魚兒,可以捉到刺河豚、海參、螃蟹等。另石滬在地方上均登記有主,一般是以村里早期參與推動的人來輪流,並排定日期巡滬,視好壞運氣各有差別。

澎湖縣這場澎湖石滬祭系列活動,預定在八月十九日在七美的雙心石滬舉辦牽手滬雙心、情定久久久活動,屆時將邀請名歌星為石滬代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