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產業損害成立 中國鞋七月起課反傾銷稅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曾慧雯/台北報導〕臺灣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昨日針對自中國進口鞋靴課徵反傾銷稅暨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最後認定產業損害成立,並會把結果通知財政部,財政部將在7月中以前正式開徵反傾銷稅,除了無傾銷問題的東莞興昂鞋業及未來通過價格具結申請的廠商外,其餘中國廠商出口到台灣的紳士鞋、女高跟鞋、馬靴、童鞋、涼鞋及休閒鞋,都會被課徵四十三.四六%的反傾銷稅,課徵期限五年。

稅率四十三.四六% 課徵五年

台南市鞋類公會理事長毛信喬聽到消息後相當高興,他表示,3月中對中國鞋靴課徵臨時反傾銷稅後,以前都到中國找貨的中盤商,最近開始回到台南找工廠、包工廠,而很多製鞋師傅也回來了。此外,很多進口商都「亂報」進口價格,藉此少繳反傾銷稅,盼海關「鑑價」時能注意。

經濟部貿委會表示,自2002年起開放中國鞋靴進口後,進口量大增,以致其他國家進口量及國產品內銷量均降低,今年第一季,中國鞋靴在臺灣市場的佔有率已達五十三.二%;在售價方面,中國鞋靴的價格低於國產品,且國產品價格因受中國鞋靴進口影響而無法提高售價,導致營業利益及稅前損益等獲利指標大幅減少。

貿委會並舉例說明,自2002年中國鞋靴進口至今年第一季止,國產品與中國鞋靴到岸價格的價差每雙均超過三百一十三.一元,其價差佔中國進口貨價格比率均在一百八十七.三%以上,以至於國產品內銷價格始終無法提升。此外,臺灣產業為因應中國鞋靴大量傾銷的競爭,在工資與各項成本無法降低下,僅能以減少工時或裁員來因應,部分廠商因而關廠或轉至他國生產。因此,中國鞋靴傾銷進口,已明顯對臺灣產業造成更不利影響,因此最後認定產業損害成立。

至於財政部課徵的反傾銷稅稅率是否太低,台灣製鞋品發展協會秘書長黃紹裘認為,雖然四十三.四六%的稅率無法完全補足價差,但至少可拉近距離,臺灣業者只是要求一個較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這樣的稅率多數業者可接受。

財政部關政司則說明,反傾銷稅是依據「傾銷差率」課徵,而傾銷差率並非以進口品與國產品的價差計算,而是以「輸入我國之價格低於正常價格(其臺灣銷售價格 )之差額計算」,由於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因此其臺灣銷售價格是以第三國印度替代,以此計算出來的傾銷差率為四十三.四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