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浮動油價新制變動大 對消費者利弊難斷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十四日電)浮動油價修正機制今天定案,變動幅度頗大,未來國內油價雖將維持亞洲鄰國最低價,且增設緩漲機制,但同時增列台灣中油公司因亞鄰最低價門檻而未能足額調漲時的補漲機制,對消費者來說利弊難斷;對經濟部而言,最重要的意義是國內油價隨國際浮動的制度,終於保住了。

國際油價近兩個月急漲,牽動國內油價上揚,甚至被指為帶動物價上漲「元兇」。在消基會帶頭批評、總統陳水扁指示下,經濟部7月31日宣布暫時凍結油價浮動,全面檢討浮動油價機制。

在報呈行政院核定後,經濟部今天正式宣布修正後的浮動油價機制,9月1日起實施。新制幾乎是全面翻修,而且非常複雜,浮動頻率大幅拉長、指標原油改變,調幅由收盤價改為均價計算。官員私下表示,未來外界很難精準計算油價確切調幅,只能大致判斷油價究竟是漲還是跌。

經濟部選擇的新油價指標,是以70%杜拜與30%布蘭特原油計算,這項指標是否比舊制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對消費者更有利?其實很難說。

近來布蘭特原油價格比西德州原油更高,雖然價格較低的杜拜原油所占權重較大,但若以經濟部能源局公布的三大指標原油均價來看,按新制計算後的指標原油價格,不一定會低於舊制西德州原油價格。經濟部則表示,調價看的是變動幅度,而非絕對價格,不管採用哪項指標,結果都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新制增訂一旦中油調價受限於亞鄰最低價而未調足時的補漲機制。

舉例來說,倘若10月份中油為維持亞鄰最低價而未足額反映應漲漲幅,11月調價時就不以10月為基準點來計算,而是以9月為基準計算,再扣除10月已經調漲的部分,全數反映到11月油價。

中油按舊制每週調整油價時,也曾遇到亞鄰最低價門檻,今年4月3日中油原本應漲0.7元,礙於亞鄰最低價限制只漲0.4元,4月10日中油再調油價時,並未回溯以3月26日為基準,而仍以4月2日為基準。新制在處處限制油價漲幅的同時,也給了中油補漲的空間。

經濟部長陳瑞隆重申,經濟部會好好監督中油,絕不允許中油抬高利潤,犧牲消費者權益。

中油主管私下表示,新制和舊制雖有不同,短期而言也「確實會有差別」,但長期來看應該差不多,國際油價走勢長期看漲,能保住隨國際價格浮動機制,就讓經濟部和中油鬆一口氣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