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基隆中元祭大普渡破153年紀錄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基隆報導)每年的中元祭是基隆地方的盛事,代表族群融合,安定地方,還含有對歷史、文化傳統,慎終追遠的意義。今年擴大舉辦,農7月15日的大普渡,桌數1170桌,超過往年盛況,創下基隆中元祭153年來的紀錄。

今年主普黃姓宗親會在慶安宮與主普壇席列1170桌,市長張通榮致詞時表示,今年黃姓宗親會非常用心,3年前即開始準備,10個月前即緊鑼密鼓籌劃張羅,所以今年有三好:一好、聖帕颱風不敢來基隆,早早走了;二好、昨晚水燈遊行風調雨順;三好、今年燈蒿特高,黃大銘理事長、黃丁風爐主等人特張羅了1170桌供品敬獻、供養十方,相信今年大家都會很好。

農曆7月祭祀大普渡,乃是源於農7月15日地官壽誕,掌管地獄的地官大帝起慈悲心,行大赦旨,從七月初一起重返人間,享受一個月的香火、施食,以激起其向道之心。

另一個佛教的說法則為盂蘭盆會,相傳佛陀弟子大目犍連尊者,為解救亡母脫離餓鬼道,在7月15日具五果百味供養十方,使其母脫離惡鬼界之苦。


祭祀文物分為燈旗、神像掛軸、紙紮品、法器、祭品、供品六部分,每種祭祀文物,都蘊藏不同文俗意義及先民對天地鬼神的敬意。

祭品除了大豬公、孤飯、大魚大肉外,最特別的是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由麵粉作成的素食連桌、葷食連桌、西洋連桌米雕,最能吸引民眾觀賞。


台北明倫高中老師即帶領同學來觀看、學習民俗文物,另有遊學台灣的朋友,也前來參觀,由謝老師指導製作栩栩如生的米雕。


謝老師指導製作的米雕祭品栩栩如生

而為照顧基隆市的低收入戶,黃姓宗親會還開放民眾認募,準備的1170桌的祭拜供品,將在普渡後再由社會局交給低收入戶民眾,充分發揮本年活動主題「歡喜慈悲‧福慧中元」。(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